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5855 | 阅读:

作者:王轩武
  【摘要】受素质教育理念及新课程标准调整的影响,小学阶段的教育也全面的进入了改革阶段。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教改后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语文 教改 目标 内容 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034-01
  一、阐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后的问题
  1.教改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不相符
  受新课改等影响,国内小学常用教材内容、形式发生了调整,在新教材中填充了大量符合小学年龄段学生学习的内容,不过相关内容依旧和学生实际生活存在差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课文,虽然是对现实社会环境的确切反应,且具备文学价值,不过这些文章内容沉重、无助于为学生培养发散思维,加之学生年龄尚小,所以无法理有效解内容深刻的文章。
  2.小学语文教改缺乏清晰目标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分析可知,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是语文教学改革围绕的核心。但是,当前有些教师将新课标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互混淆,宣传“文质兼美的课本原文都是学生必学”的错误观念。另外,部分教师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以情感态度为核心,致使教改中学生无法实现“三维目标”,价值情感态度教学内容浅薄,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意义,最终使语文教学无法实现基本的教改目标。[1]
  3.未能坐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一,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教师依旧喜欢掌握课堂主动权。部分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虽然通过提问等形式,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参与度。但是,过分的采取提问教学、解答问题的模式,影响了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影响,还容易偏离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课堂中无法学得新课改目标要求的重难点知识。
  第二,忽视了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正确运用。作为新时期全新的学习模式,将其投入到课堂中进行有效运用,有助于为学生树立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等。但是,很多教师却在教学中盲目的使用该方法,忽略了教学内容及目标等,加之未能有效控制时间,所以,使得课堂教学时间被大量浪费,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
  第三,过分重视学生自主性。有些教师为了强调学生自主性,将搜集、整理、表达学习资料等任务全权交给学生。由于学生整理、搜集、表达能力等不足,所以,最终的效果也是差强人意,反而容易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改问题解决对策
  1.强化学生和实际生活的关联
  第一,教育部门应结合各地区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况及学生的理解、认知水平,合理的选择和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符合学生认知等的教材内容,要保证语文教材内容是学生“看得见、用得上、摸得着”。
  第二,教师应结合本地区语言特点,用简单、朴素的话语讲解语文教材内容知识,要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语文教学效果。
  2.確定清晰的教学目标,重视教学难点
  第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新课改“三维目标”具体要求,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科特点等,为学生培养情感化、知识化等的正确价值观,确保教学方法与“三维目标”有效融合。
  第二,教师自身需要对教材“吃透”才能更好的使学生充分的理解课文的内容,领悟课文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针对不同的课文难点的突破提高语文理解能力。接着,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语文知识的重视,通过联系生活、贯通思想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语文。[2]
  第三,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入分析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应主动观察学生学习状况,然后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及表象,及时的对教学方案、方法等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有效处理主体、主导之间的关系
  教师应结合新课改要求,积极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主动性;所以,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入自主式、探究式等学习方式,鼓励、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期间,,教师要提高教学方法的实用性,要防止形式化现象的出现,从而避免对教学资源造成浪费。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的充当学生引导者、课堂活动组织者的角色,同时,教师要完善引入互动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及多媒体、互联网等教学手段进行使用,要在给予学生充分尊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如,引导学生完成讨论后,给予学生适当点拨或为学生解难答疑,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掌握语文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积极的解决小学阶段教育改革后出现的问题,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教育教学目标,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陈锦萍.返璞归真,追求实效——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感悟[J].信息记录材料.2017(02):95-96
  [2]周太平.农村偏远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21):248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