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9223 | 阅读:

作者:冯琳
  【摘要】课前预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对此,本文在研究中以初中语文预习教学为核心,分析初中语文预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的技巧与心得,构建完善的语文预习教学体系,发挥出课前预习的作用,有利于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 预习教学 教学技巧 预习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4-0166-02
  初中语文更加倾向于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预习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有效预习是在教师引导和监督下,学生通过预习材料和预习提示,运用合理有效的预习方法,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提前自主学习的活动。随着新课改的深化,预习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逐渐提升,要求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预习活动中,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预习方法,改善预习效果,提高预习效率,让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产生质疑,并在探究和分析中获取知识,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的技巧与心得阐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预习教学的实际价值
  从理论角度上分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增设“预习提示”的内容,辅助“三位一体”教学策略的开展,学生可以借助预习方法指导进行自主学习,扩展课外知识,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学习模式,关注学生个体意识和思维深度的培养;从实践角度上分析,新课改强调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全面改革,还关注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培养,而预习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却不受重视。加强预习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还便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让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前状态,便于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的开展,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总之,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上看,初中语文预习教学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实施价值。
  二、初中语文预习教学中的不足
  现阶段,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的综合效率较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大大降低了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学生课前预习意识不足,认为文本内容便于理解,只需读几遍课文即可,无须预习,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课堂学习中,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学生尚未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预习指导力度不够,预习中只是对课文中的生词、作者、大体内容和文章主旨进行理解,预习效果不明显,无法发挥出预习教学的自身价值,使得初中语文预习教学效率不高,,急需进一步改进。
  三、初中语文预习教学技巧与心得
  (一)树立预习意识,形成预习习惯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也是理解课文的关键一步,做好课前预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此,在语文预习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形成预习意识,每节课都要布置预习任务,并加强预习指导,让学生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产生预习的兴趣,端正态度,进而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教学设计中,教师在课前让学生读三次课文:第一次,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初步感知文本,并标注出不懂的字、词、句;第二次,根据预习学案中的内容,逐步完成自学任务,实现课文深层次解读;第三次,赏析习惯的语段,大胆质疑,通过思考、分析和探究,解决疑问,激发学习动力。通过这三次的阅读,抓住语言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预习习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预习探究,提升综合素养
  对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来说,教师要想实现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要通过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特别是在课堂讲解中,科学融合新旧知识进行对比引导,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巩固之前所学知识,深化本节课所学新内容。因此,在预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而后让他们结合之前累积的知识点,搜集相关内容,并在正式上课前,向教师提出,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发掘意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回顾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构建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以此强化他们的综合素养。
  (三)培养预习技巧,掌握预习方法
  预习能力可以综合反映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预习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预习指导,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一是朗读,让学生掌握速读、精读、浏览、大声朗读、默读等朗读技巧,选择适合的阅读方式,并标注重点字词句,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清除文字障碍;二是积累,初步掌握作者情况和写作背景,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的写作目的,学会利用现有资料和上网查询的方式,获得基本信息,便于后续的深入解读;三是思考,在文本阅读后,联系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明白重点句子的含义和写作特色;四是质疑,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大胆质疑,并记录下问题,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四)加强预习评价,明确教学成果
  在教学中,为了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和预习效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预习评价,通过监督、激励以及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形成预习习惯。具体评价方式如下:第一,自我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根据教师讲解和自身理解,及时发现导学案中的问题和漏洞,并予以纠正;第二,小组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评价,组长负责检查每组成员的预习情况,做好监督完善工作,还可以引导组内成员进行相互监督和检查,或是不同小组间合作,相互检查,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取长补短,还可以及时发现预习中的不足,持续性改进;第三,教师评价。教师在课前选择抽查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导学案,并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点评和肯定学生的预习成果,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
  (五)设计预习习题,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生掌握一定预习技巧后,教师要想将预习任务落实到实处上,必须要结合相关的习题进行推广,促使学生在产生探索兴趣的同时,可以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通常情况下,教师设计预习题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其一,变化性。初中生虽然已经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且对相关学习要求有一定认识,但依旧需要教师在设计预习题时,避免产生公式化,要在巩固学生现有预习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展现学生学习情感和探索兴趣,促使他们可以在产生自主探究欲望的同时,更为深入的探索和分析;其二,层次性。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章内容较长,包含的重难点知识也非常多,涉及到的知识也较广泛,因此教师设计的预习题决不能泛泛而谈,需要展现出一定的层次性,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深入探索和预习的同时,更快理解和学习课文知识。同时,在学生累积学习经验增加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水平也会出现差异,此时就需要教师结合这一变化趋势,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设计预习题,以此保障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收获所需知识;其三,可操作性。预习作为一项可操作性的学习活动,其中包含了一定步骤和要求。因此,在设计预习题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展现出明确要求,还要结合提示帮助学生按照一定步骤进行操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加大对语文预习教学的重视力度,深入分析当前语文预习教学中的不足,制定针对性教学对策和教学技巧,进而提高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立香.初中语文有效预习方法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7(14):76.
  [2]冷欢欢. 初中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策略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