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8453 | 阅读:

作者:唐能科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5-0036-01
  3月17日至18日,在学校的计划和安排下,我校一行二十九人赴陇东中学进行了参观和学习。走进陇东中学,静立校园仰望由一代伟人毛泽东亲笔题写的“陇东中学”四个鎏金大字,一股庄严、厚重、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她不仅见证了这所在红色摇篮中诞生的学校的变迁與发展,更见证了新中国教育的沧桑与辉煌。
  无论是早晨的晨读,还是下午的晚读;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堂下;无论是庄重的升旗仪式,还是随手可触的阅览大厅;无论在路边的护栏上,还是在巨资新建的校史馆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学习氛围、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具匠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此次学习中,由于准备和计划充分,整个考察学习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全体教师深感此行增长了见识,增进了两校彼此的了解,增强了打造高效课堂的信心。
  在马双成校长、陈鸿斌主任的带队下,大家经过看自习课,听课,观摩集体备课,深切地感受到,其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表现在课前的精心备课,课堂教学模式的切实践行,课后科学及时的巩固练习三个方面:
  一、课前集体备课,一人主讲,其他评价补充,形成共识,是他们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基础。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无不是对教师课前一丝不苟,精心准备的形象要求。在历史集体备课活动中,首先,教研组长安排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课课型设计丰富、系统、科学化。其中有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等类型。听课量较大,每人一周一节,每学期每人不少于十节课,组长不少于二十节课,新手不少于二十五节课。教学随感每人每月一篇。接着,高一的三位老师进行了集体备课,其环节是,学习课标——课文概况——分析学情——设计教学——评价补充——形成共案。备课的内容是高一历史必修二的第三课和第四课《古代经济和商业》。前两位老师宣读了新课标、课文概况及回顾了前边课堂中学生存在的问题。第三位老师重点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说明自己如何设计这一课的。其他两位老师又针对其教学设计进行评价补充,其中既有对重难点设计的中肯评价,又有对某些环节实施的强调,最终形成共同的教案。
  在语文选修课的开设中,陇东中学采用的是,文言现代兼顾,一主三副,同时开设,交错进行。高二上半学期必修五内容结束后,文言文选修的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一教材,现代文选修的是《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和《中国古代小说欣赏》中的现代文。在实际教学中,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主,同时穿插教学了《写作与修改》、《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和《中国古代小说欣赏》中的部分内容。其鲜明的特点表现为紧扣高考,兼顾文体,有主有辅,精细结合,科学合理。这一设置既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进行了精、细、深、广式的系统学习,又兼顾了对现代文中其他文体的阅读学习;既兼顾了大纲对选修门数的要求,又把教师从时间紧与课程量大的矛盾中解脱出来。
  由是观之,无论是集体备课的集思广益,还是选修课的精巧合理开设,都为一堂堂精彩高效的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教学生成,紧扣“五字教学法”,精讲善练,培育素养,是他们实现高效课堂的有力抓手。
  如果说一所没有文化的校园,就如同一个人丧失了灵魂,那么一所没有成熟教学模式的课堂,就如同一个人失去了向上攀登的抓手。而陇东中学结合校情,形成的“学问思辨行”五字新课程课堂教学流程模式,在他们的课堂教学实施中,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字教学法源自《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它涵盖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它强调,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载体,以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动力,全过程学生学习,全过程学生交流,全过程问题评价。
  如苏晓静老师教学的《方山子传》一课。课前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编制适量的“预习作业”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讨论交流,达到一定程度的“初学”。课后要求学生分工合作,翻译划出的重点句子。这两个环节自然地涵盖了“学”字的“课前学”和“课后学”的两个内容。而“课内学”这个环节中,学生自译课文,教师巡堂点拨,很好的诠释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历史老师张世瑄在教学《官府统治下的对外贸易》一课时,把教学情境和教学目标通过一系列由易到难的问题串起来,结合自身渊博的知识,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富有磁性的讲说,使课堂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直至结果水到渠成。这个“问”的环节既有老师的预设之问,又有学生的质疑问难。正是“问”的环节,使师生的思维撞出了深度,撞出了美丽的火花。
  无论是钱爱琴老师教学的《古诗三首、、》,还是李晓燕老师教学的《1-4-1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数学课以及英语老师王富文的练习课,,小组合作已成为学生们最熟悉的学习方式,老师们得心应手的教学手段。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的思考,辩论,探讨,展示等活动处处流露着较高的学习素养,这也一定与老师们长期实践,百炼成钢的坚持是分不开的。
  五字教学法中的“思、辨、行”不仅涵盖在学生的小组合作中,还体现在课内外大量的练习中,可以说,逢学必练,逢讲必练,将大量的练习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里,是五字教学法留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如苏晓静老师在教学《方山子传》第一课时中,课前的“作业检查”内容是一套模拟题上的一篇文言文阅读,由学生课下完成,课前小组代表进行板书展示,后由小组互评,老师点评。(时间16分钟)“预习检测”中,她依照高考题型,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三道题。(时间8—9分钟)“自译课文”后,她逐条列出每段的重点字词,由学生互相解答,老师适时点拨。(时间13—14分钟)“互疑解答”中,小组轮流互疑,轮流解答。(时间5—6分钟)(一节课的时间为45钟)
  三、课后巩固练习,用心挑选,精心设计,适时解疑,是他们教有所成的得力之处。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一个只知课堂的重要性,而忽视课后这块战场的老师,其教学的效果是必然要大打折扣的。在课后的巩固练习中,他们是很重视的,在选题上,其类型灵活多样,既有用心挑选的模拟测试题,又有老师们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的测试题,还有课后及模块测试练习册中的题。这些选用的练习题力求全部在课堂解决,不留后账。如苏晓静老师在教学《方山子传》第一课时中,课前对一套模拟测试题上的一篇文言文阅读的处理,占用的时间达六分钟。而英语老师王富文用了将近一节课的时间来处理课后的习题。由此可见重视课后巩固练习,是他们教有所成的得力之处。
  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一次的外出交流学习,对每一个人来说,这个机会都是宝贵的,每一滴的收获都是有益的,每一次的旅程也都是紧张而令人愉快的。因为我们每一次都能从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他人的短板,这对于我们以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扬长补短,会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