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6956 | 阅读:

【摘要】与记叙文相比,说明文语言的建构方式更具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因此,在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方面,说明文具有重要的价值。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方法:厘清结构关系、对比文本异同、迁移阅读技能。通过以上方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广阔性都得到了发展,思维品质也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关键词】说明文  思维  厘清  对比  迁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051-03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方面,已成如今小学语文届的共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维度在语文核心素养中被列出。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就已经把“思维教学”课程化、制度化,他们强调指出“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应贯穿于语言教学之中”。可见,语言已不再是思维的外壳、思维的工具,而是等同于思维。 
  那么,在语文课程中如何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呢?笔者认为,学生学习语言建构的方式的就是在学习思维的方式,就是在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一、说明文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中的价值 
  在人教版的小学课文中,说明文是一种常见的文章体裁。夏丏尊在《文章作法》中指出:说明文就是“解说事物,剖释事理,阐明意象”的。可见,说明文与记叙文是不一样的,它反映的不只是一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而是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说明文往往以逻辑关系为依据来安排结构,也就是说文章内容的主线是依据逻辑关系来展开的。因此,说明文语言的建构方式比其它任何一种文体的语言建构方式都更为严密、科学、准确。阅读说明文需要更多抽象的分析与综合等思维的参与。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层,把“分析、综合”能力称为“高级思维能力”,而说明文的阅读正是需要这些“高级思维”的参与。所以,学习阅读说明文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二、说明文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虽然,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对说明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策略都有所渗透,但却往往是泛化的基本内容。教师常常机械生硬地将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等抽象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学就是突出了文体的特征。在这样的教学中,文章被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框框,连说明文的基本价值都体现不出,又何从谈起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呢? 
  在说明文的教学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幾点: 
  首先,教师自身的阅读水平处于低层次。在阅读说明文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只停留在了解文章的字面讯息上,而不能根据这些字面讯息推敲出行文的思路和结构的方式。 
  其次,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对说明文的阅读要求不高。从教材中的单元提示中,我们可以看到阅读的要求只停留在简单的了解知识和学习说明方法上。 
  再次,可借鉴的研究成果少。“发展与提升思维”作为语文课程要培养的一种核心素养,是新近提出的,研究成果较少,具体到某一种文体中的操作策略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现阶段说明文的阅读教学,就往往只停留在文本的表层,而没有充分体现出它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方面的重要价值。 
  那么,如何在说明文的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真正实现其价值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三、说明文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 
  (一)在厘清结构关系中,发展思维的逻辑性 
  一篇说明文总是由多个结构段落构成的,这些结构段落之间总是由平面的多种层次关系联结起来的。这种联结不是随意的,而是合乎逻辑的,是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认识规律等因素来确定的。如果违背了逻辑性,就会造成文章的思路混乱,并严重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因此,在教学说明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找出说明的要点后再向前走一步——厘清这些要点之间是如何联结的,以此来引导学生发现和学习说明文的行文思路严密的逻辑性。 
  如何引导学生厘清说明文的结构关系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找到了以下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排列段落顺序 
  我们细读教材中的说明文就会发现,文章中段落的先后顺序不是随意安排的,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来排列的。教学中,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排列段落的顺序,就能让他们发现段落结构之间的这种严密的逻辑关系。 
  例如,《鲸》这篇说明文,初读会觉得文章的结构是并列式的,但是细读就会发现,是一种承接式的并列结构。课文先写外形再写生活习性是符合人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的。针对课文的这一结构关系特点,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 
  师: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关于鲸的哪些方面的特点?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并批注在相应段落的旁边。 
  师:请同学们小组内进行交流。请一位同学将要点板书在黑板上。 
  师:看看板书,你有什么不同想法吗?可以补充,可以修改。 
  (同学的板书为:体形、种类、食物、喷水、繁殖) 
  生:我有补充。课文还写了鲸的进化和睡觉。 
  师:请你上来补充。 
  生:我觉得喷水改成呼吸更确切,食物改成进食更好。课文还讲到了鲸的寿命。 
  师:请写在黑板上。还有要补充的吗?现在我们已经把课文介绍的关于鲸的要点都板书在黑板上了。看着板书想一想,课文是不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写的? 
  (板书:) 
  鲸 
  体形 
  种类 
  进食 
  呼吸 
  繁殖 
  进化 
  睡觉 
  寿命 
  生:不是这样的。课文先写鲸的体形,再写进化、种类、进食、呼吸、睡觉,最后写繁殖和寿命。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