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812 | 阅读:

作者:叶伟坚 邓林娜 丘晓玲
  【摘要】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留守儿童因常年无法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与父母缺少必要的沟通,逐渐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缺乏自信,出现不良的思想和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学校教育是解决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最重要环节,但目前乡村中学在教育目的、教学设施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等方面普遍存在不足。本文以陆河县乡村中学留守儿童德育现状为例,深入分析乡村中学在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乡村中学解决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乡村中学 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德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66-02
  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是一个坐落于粤东地区的客家县,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工业发展滞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当地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打工、经商。据不完全统计,这个仅拥有三十多万人口的小县,每年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劳动力都前往深圳、广州、东莞等城市务工,鉴于其子女中的绝大多数仍处在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没有足够的能力把子女带在身边,因而不得已把孩子留在农村接受教育,成为这一时代背景下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据统计,2017年陆河学龄留守儿童约6000人,约占初中生的20%。而我们课题组成员研究的对象正是这些正走向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据此,我们探索学校教育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发展存在的不足与解决的有效途径。
  一、“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现状
  处于青春敏感期的留守儿童们长期与父母分开,缺乏亲情和关爱,容易出现孤僻和自闭等心理问题。为了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生活的具体情况,我们对陆丰市、陆河县等多个乡村的47名留守儿童进行调研,分别采取调查问卷、电访、走访等多种方式与孩子们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多次走访、谈心,我们发现父母的缺位对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非常大,主要表现在:一是性格比较冷淡、孤僻;二是情绪不稳定,容易烦躁,自控能力较差;三是两个极端,部分留守儿童自卑,害怕与人交流,部分则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四是情绪压抑,紧张焦虑,心神不定,易走极端。社会上,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因太过孤独而自残、自杀等事件也多有报道。这些都充分说明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的缺席,留守儿童缺少有效的监护,对其心灵缺乏关爱和呵护从而导致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同时,由于留守儿童心理上还未成熟,是非明辨能力不强,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在缺失父母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儿童更容易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沉迷网吧、嗜好吸烟、喝酒等,严重时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1]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
  农村“留守儿童 ”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经济高速发展后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等众多因素导致的一种客观的社会问题。正是这种二元结构的存在 ,使得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广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纷纷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虽然现在有关专家学者们已经意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一些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组织也纷纷建立了一些基金会、专用资金等,但是这些措施仅局限于物质帮助,没有上升到精神智力的层面。从整体上讲,社会大众对留守儿童问题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对留守儿童关心程度也不高。
  三、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方面的通力协作。现实中,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已经接近缺失,所以学校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有效发挥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积极影响?所以,我们努力探索乡村中学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并努力探寻有关的解决方案。
  (一)学校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
  1.学校重视智教,轻视德育。
  杜威曾经讲过: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用的好人”,即培养出“能生活得像一个社会成员,在和别人的共同生活中,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所得到的好处能保持平衡”。很明显,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学生寻求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平衡。我们一直强调要教育改革,要素质教育,然而事实却是:无论是教育資源还是教育理念,我们乡村的教育一直是落伍的。在陆河农村地区,大多数学校均以简单的学习成绩为评价指标,以应付升学考试的要求,从而忽视了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这种功利化的教育模式,使得教育者放弃或牺牲其它一切课外活动,取消或削减一切与升学无关的教学课程,不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目的功利化,德育严重落后于智育,厌学情绪随着高涨等不良后果。结果是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学业成绩相对较低,而且思想道德也出现问题。综合而言,轻视德育势必会影响农村教育的长足发展。
  2.师资队伍不够完善,德育工作难以落实。
  当前,我国许多偏远的农村地区,师资落伍已成为困扰学校工作正常开展的顽疾,陆河也不例外。一方面,许多乡村学校学科专任老师相对不足,哪一门课程缺乏老师,其它学科多出来的老师就替补上。非专业老师不仅对教学内容欠深刻理解,教学方法也缺乏针对性,教学效果自然也难以保证,更别说兼顾学生的德育发展了。另一方面,由于条件的不足,乡村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的要求有着较大的差距,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另外,学校相关教育活动只限于清晨升旗后的爱国主义教育及班会课,德育工作的责任基本上就落在班主任一人身上。况且,大部分学校几乎没有相应的心理辅导员,更没有安排相应的心理辅导课程,使得留守儿童出现心理疾病时得不到及时的疏导。鉴于此,师资不配套,队伍水平不高,活动方式单一,德育工作不到位,是目前困扰农村学校教育发展及学生综合素质滞后的根本原因。[2]
  3.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滞后。
  根据定义,“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以课外文化活动为客体,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与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式文化。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师生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校风,培育“四有”新人皆具有重要的意义。[3]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可见,校园文化的建设是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