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8664 | 阅读:

作者:张良育
  【摘要】計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发小学生智力,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计算出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这既有小学生本身的原因,也有老师的责任。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然后从口算教学、针对性练习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促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和巩固。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计算 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188-02
  整数、分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准确、快速、灵活地进行计算是小学生的重要素质。小学生计算出错,不仅仅是因为粗心大意,还与其思维、记忆等因素密切相关,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一、小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
  1.视觉错误
  数学计算题没有背景,形式简单,而小学生的感知能力往往不强,在读题、审题、验算、抄写的过程中,观察不仔细,注意力不集中,急于求成,容易出现感知错误,把题目中的数字、符号写错,如把3×3看成3+3,把小数点的位置看错,比较大的数字如34657看成34567等,从而导致计算过程、计算结果都出现错误。
  2.信息干扰
  小学生在计算时,往往趋向于先计算那些看上去简单的数据,进而导致计算的先后顺序出现错误。例如在计算950÷25×4时,25×4明显等于100,是容易计算的信息,有的小学生就会将计算式按照950÷(25×4)的顺序计算,得出9.5的错误答案。可以说,这种显而易见的信息干扰了小学生的正确思路。
  3.知识欠缺
  小学生只有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原则、定理,并将之牢固掌握,才能够在练习中进行运用,反之,部分小学生对一些公式、定理理解不透,在计算中就容易出现错误。例如,有的小学生没有掌握和理解乘法分配律,在计算45×21+55×21时,计算成(45+55)×(21+21),或是计算成(45+55)×21×21,进而得出错误的结果。也有的小学生口算基本功不扎实,对计算法则的运用不了解,没有掌握计算的基本技巧,导致计算出错。
  4.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指在大量活动后产生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会使人以固定的认知模式做出反应。思维定势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思维定势一方面会提升他们的计算效率,但也可能导致他们从根本上出现计算错误。例如在讲解“整数加减法”时,我通常会告诉学生“要将相同的数位对齐”,但有时也会说“把末位对齐”,这导致有的学生产生了“把相同数位对齐就是把末位对齐”的认识,形成思维定势,在计算含小数点的数字的加减法时,就容易出现错误。
  二、小学生计算错误的纠正及预防
  1.做好口算教学
  小学计算由口算和笔算两部分组成,其中口算是最基本的技能,任何复杂或简单的笔算都是以口算为基础的。因此,加强口算训练,提升口算的准确度和熟练度,能够为小学生整体计算能力的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口算也分为基本口算和简捷速算,基本口算主要是指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等,对于基本口算应当做到脱口而出、准确无误。简捷速算是指运用一些特殊的运算定律、法则等所进行的快速口算。提升口算能力,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但是口算练习本身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这就需要教师灵活采用多种不同的练习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练习口算的积极性。另外,根据具体学习进度,在每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专门拿出3到5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练习,特别是对一些典型、易错题型进行反复训练,如学生出错率比较高的1-0.01,0.025×0.4,使用率比较高的1/8=0.125,5/8=0.625,以及10以内各整数与π的乘积等,从而让学生熟记各种常用口算数据,达到灵活、快速、准确的计算效果。
  2.多进行针对性练习
  小学生在计算时容易受到各种干扰性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计算错误百出,对此,教师应多给学生布置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排除各种干扰,提升计算准确率。例如,在刚开始学带分数减法时,如果遇到分数部分不够减的情况,学生都知道应该向整数部分借“1”,但是有一部分学生经常忽略了被减分数的分母是几,而只是单纯地想到了借“1”当“10”,由此导致错误。为了避免这一情况,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比如出示以下题目:11-3和111/2-32/4,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然后对两道题目进行对比和讨论,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整数减法中可以借“1”当“10”,而带分数减法中则不能当“10”。经过类似针对性的练习和讨论,学生就能明白各种算法的具体算理,从而提高计算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有效提高计算准确度。
  3.培养好的计算习惯
  一是仔细审题。在平时练习中,对于应用题多数学生都有仔细审题的意识,但是一遇到计算题,很多学生都是提笔就算,很容易马虎犯错。因此,学生在做任何类型的习题时都应养成一看、二划、三想的审题习惯:一看即先观察题目中的数字及运算符号;二划即在试题中划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即思考一下哪个地方需要用口算,哪个地方应当用笔算,能否使用简捷运算等。在完成以上三步后,再认真动笔计算。
  二是认真演算。四则运算是一个非常考验学生思维的过程,需要学生凝神贯注、不焦不躁、沉着计算,特别是在遇到数字及计算量比较大的题目时,更应当认真演算,切忌草率。与此同时,在演算过程中必须认真、工整书写,保持格式规范,保证每一个小数点和运算符号都不犯错,即便是在草纸上进行演算也应尽量做到书写清楚,切忌潦草乱画。
  三是耐心检验。在计算之前,就应对题目进行大致估算,知道取值的大概范围,这样在计算结果发生严重错误时,一眼就能发现错误,进而及时检验和更正。例如在计算3.9×5.17时,因为3.9接近4,5.17接近5,因此计算结果应当在4×5=20左右,同时由于两个因数中共有三位小数,则结果中也应当有三位小数。在计算结果与估算结果大致相同时,只要时间允许,也应认真检验一遍,逐一检查计算过程中是否有抄错、算错等情况。
  4.夯实知识基础
  小学数学计算都是以相应的概念、法则、公式等为基础进行的,因此,灵活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对于同一道计算题,不管有多少种不同的算法,都不能违背这些基本的概念和法则,新课标提倡算法多样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为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巩固和吃透这些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牢记这些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公式、法则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明白其中的算理,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进而减少法则、公式使用不当或计算错误等情况。
  本文以小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为切入点,从注重口算训练、强化针对性练习、培养良好习惯、夯实知识基础几个方面提出了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与巩固策略,多角度入手,旨在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加才.探析小学混合计算错误成因及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6(16).
  [2]尹素文.计算错误 怎一个“粗心”了得——小学数学学习中计算错误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华夏教师,2017(17).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