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9204 | 阅读:

作者:杨海燕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是贯穿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如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国家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成为摆在各学科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中学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在关注学生音乐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同时,也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中学音乐教师可通过音乐情境、音乐实践、鉴赏音乐作品等来科学渗透培育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音乐课堂 合唱 核心素养
  【课题】福建省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工程专项课题成果。
  【中图分类号】J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194-02
  中国基础教育正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文观,通过欣赏美、发现美,从而学会懂得美、热爱美、表达美。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直达心灵的“感受”类教育资源,其价值越来越被重视。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我国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标志着教育改革开始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师教学中怎么使核心素养落地,要如何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使音乐素养在中学音乐课堂中得到贯彻和实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2001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相比,具有较大的变动,主要体现在其增加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内容。笔者基于自己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对如何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利用音乐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素养
  审美感知是指对音乐艺术听觉特性、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可从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出发,来创设音乐教学情境,使学生对音乐艺术的音响特征和文化背景有个整体的了解,为学生理解音乐,与作品、作者产生共鸣,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力。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特征的异同点,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素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领悟作品想要表现的主题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从以下两点着手:
  1.采用多声部融入教学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
  从国际上看,世界三大音乐教育法已经自成体系,无论是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还是奥尔夫教学法,关于多声部教学,都有着一套自己的训练方式,并且在世界各地广为推广,深入人心。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用好的方法在学校教音乐和唱歌,对孩子而言,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折磨,将渴望得到更好的音乐的热诚注入他们的心灵,这个热诚将延续至他们的一生。”基于此,中学音乐教师急需转变教学观念,如在进行视唱练习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妨采用“柯达伊教学法”中移动“do”的首调唱名和“手指五线谱”法,一来可以提高五线谱识读能力,二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可以聚焦学生的目光,抓牢他们的注意力,还能使他们感受音乐别样的学习方法,将喜好音乐的渴望注入他们的生命中。
  2.通过和声,提高学生唱歌听觉
  还可在和声训练中,首先告诉学生和声训练的原则即轻声训练,通过轻声高位置的训练来实现唱出音高准确、和声声音柔美的目标;合唱曲声部中音程80%都是二度,三度。进行音程训练时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先二度训练,以一个音为根音,向下向上训练。练习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弹后唱,音程先熟悉的,后不熟悉的;第二步和琴同时唱。琴大声学生小声。第三步先唱后弹。此方法渗透在平常的音乐课之中,之后训练三度、四度……。训练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倾听,倾听的内容主要包括和声的色彩和不同类型和声的特点及变化情况,为其后面歌唱练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艺术表现素养
  初中课标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想要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素养,不妨多为他们创作音乐实践的机会,选择的作品只是例题和习题,一切应从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出发。教师要了解学生,提供适合学生能力提高的作品,促进学生发展。
  例如教师在上七年级人教版下册竖笛课时,把主题设定为《唱奏春天》,用课程伊始教师以知名阿卡贝拉电影的片段来引起孩子对新歌唱方式的興趣。藉由提问来引导他们,在欣赏视频时需注意哪些阿卡贝拉的特色,接着介绍阿卡贝拉的名称与起源,并播放传统阿卡贝拉,让孩子聆赏传统与现代的差异,学会尊重不同时代的音乐产物。最后,以现代阿卡贝拉的特色及编制,为下个桥段的实作练唱铺路。人声无伴奏合唱的教学,不仅是让合唱进入课堂,孩子懂得声部协调、学会聆听,还能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师从孩子最陌生的人声打击教起,再将之前吹奏的《布谷鸟》主旋律套入歌词演唱。最后教唱的和声部分,依据各班程度与需求来设计不同的虚字进行练唱,也可当场让孩子自由填词,体验创作的愉悦。践行了初中音乐课标中,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要求。
  教师还可以在学校有文艺汇演时,动员学生参与,来展现他们的音乐才能,增强其艺术表达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走出去,通过与学校学生进行音乐技能的比拼等比赛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通过比赛的磨炼,不断增强自身的音乐技能,提升其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三、通过鉴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素养
  音乐作品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新课标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实施课标中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从具体的音乐作品出发,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去看待音乐作品和音乐现象,通过了解音乐作品创造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等,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引导学生对不同音乐作品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其文化自信心。
  例如教师引导高中学生鉴赏第18单元《走进新时代》时,用问句:“你们幸福吗”?进行导入,与学生谈起深圳改革开放,结合东西部扶贫后西北的变化,平潭综合实验区的设立,海峡大桥通桥。让学生有对比、从而发现幸福,导出课题《走近新时代》,之后先全曲初步聆听,分析曲式、情感,分段聆听后,画旋律线,用音乐要素再分析。再次聆听,采用创编,加合唱。这个年龄段的男声处于变声期,可用前奏最后两个小节编成低音部伴奏,在保护了学生的嗓子的同时又让学生全员参与了课堂。最后,联系时政,也门撤侨、叙利亚战争、电影《红海》,让学生体会有党有国家才幸福,再次指挥全班合唱,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唱出幸福记住幸福,珍惜幸福。这样的渗透教学,为学生深刻理解该作品,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去关注以音乐作品和音乐现象,培养他们的文化理解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总之,多声部音乐是由力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和声、织体、配器等音乐表现要素组成的,由于这些音乐表现要素的审美特征,使得多声部音乐具有全方位的听觉效果。欣赏多声部音乐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满足中学生的音乐审美需求。其在纵向听觉效果上具有单声部音乐无法比拟的音乐表现力。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音乐教师在聚焦核心素养时,应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出发,善于利用合唱,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教学,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和课堂实效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6月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