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8767 | 阅读:

作者:李乐
  【摘要】按照土木工程专业逐渐形成“一条主线、二个核心能力、三项原则、四个专业方向、五个突出”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师资建设等环节的改革,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行业需求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逐步形成了突出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土木工程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交通特色
  【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1BAB216043)和江西省教育厅基金(GJJ170393)资助项目。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51-0058-02
  本科教育是培养土木工程领域人才的基础。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本科人才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和从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已成为现阶段土木工程类高等院校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1]。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只有不断探索顺应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有益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重點面向交通土建工程,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建筑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工程、城市轨道工程、隧道与地下建筑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科研教育、投资和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2]。随着国家对专业目录的调整、市场对土木工程人才需求的变化,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变革。
  华东交通大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历经40余年发展,一直坚持以培养具有综合运用土木专业知识和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为目标,坚持深化教学改革。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过程中,坚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行业需求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逐步形成了突出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往年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土木工程专业所培养的本科生普遍情况是:通过四年的理论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但是因为实践机会相对较少,实际应用能力显得不足;会应用土木工程相关设计和施工规范去做相应工作,但是在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优化方面能力不足。与此同时,对不确定性问题和异常情况的判断和处理能力较为欠缺。另外,虽然已经按照土木工程专业要求进行培养,但是由于不同行业规范的差别,部分学校土木工程专业不同方向的学生仍然在不同教材下授课,学生知识面和专业平台没有真正的拓展。
  2.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具体措施
  (1)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土木工程专业着眼于学校办学定位及生源实际,综合考虑学校办学条件,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通过优化大类招生、方向培养,突出交通(铁路及道桥)方向特色,土木工程专业逐渐形成“一条主线、二个核心能力、三项原则、四个专业方向、五个突出”的人才培养体系,即:
  一条主线:以基本素质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二个核心能力: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三项原则:专业针对性原则、应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四个方向:道路与铁道工程方向、城市轨道工程方面、桥梁工程方向、建筑工程方向;
  五个突出:突出以交通为特色、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产学研为途径、以质量为根本。
  (2)培养计划改革创新,通才培养的基础上强调行业特色教育
  土木工程专业按照“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四个平台架构人才培养计划。前五学期专业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后三学期按专业方向分班教学,突出专业特色,设置道路与铁道工程、城市轨道工程、桥梁工程等交通特色明显的专业方向,对于建筑工程则增设交通概论课程及现行交通行业相关工程应用方面的选修课程。
  (3)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以“四种能力”为课程体系改革目标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由传统的侧重知识型转向侧重多方面能力的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尽量减少课程数量,特别是原理性理论课程,需要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增加课程实践或实验学时。每门专业课的教学大纲明确为毕业目标所作的贡献及课程达成度。教材的选用以应用为主,除选用优秀的教材外,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编高质量的教材,既利于教师对知识的归纳,教学水平的提高,又能与时俱进,彰显学校特色。
  (4)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突出应用型人才教育特色
  建立“学科基础实验平台”+“学科专业实验平台”+“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的实验教学体系。在中心建设、管理和运行上围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积极为校、院师生员工提供全方位服务。教学方面:按照“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为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的基地。
  (5)创新创业教育体制创新,建立本科生导师制
  为了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和倡导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从科研与创新活动、文化活动、体育活动、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等多种类别,以发表论文、发明创造、参加各类科技学科竞赛和学术人文等各类讲座、社会调查等多种内容,学校各部门积极为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条件和场所。实行专业学习的导师制,精选各专业主干教师担任专业导师,并针对优秀学生采用“一拖四”(1名导师+4名学生)模式,对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6)引、培并重,打造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没有高素质和富含特色的师资队伍,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落实“人才强校”,加快学校发展,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坚持重点支持与全面发展相协调,坚持人才培养与教学、学科建设相适应,土木工程专业结合本专业特点,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四师”型标准,即:课堂的好教师、现场的工程师、科研的设计师、课外的政工师,打造一支年富力强、勇于创新、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
  3.结束语
  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定位思考,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与创新能力,在工作中展现较强的适应性,结合目前的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教育、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拓宽知识面,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根据院校自身特色制定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相关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形成有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何春保.专业大类培养下土木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时代教育, 2012,1:32-33.
  [2]刘荣桂,蔡东升.土木工程大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12,21:21-24.
  作者简介:
  李乐(1987-),女,汉族,河南南阳人,博士,华东交通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力学教学、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