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393 | 阅读:

作者:余情 林孝松 汪正国
  【摘要】以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为对象,从学生背景、诚信认知、诚信实践(学业、社交诚信等)、诚信维护等方面设计问卷并通过网络获取调查结果,同时结合调查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策略。结果表明,研究生诚信价值观十分清晰,部分学生在自身利益驱使下,会出现不诚信行为,主要体现在逃旷课行为、考试作弊和学术论文抄袭、虚假署名等方面。
  【关键词】诚信教育 问卷调查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01-02
  “民无信不立”,诚信教育作为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国梦”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现实需要。但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考评材料造假、助学贷款恶意拖欠、求职诚信缺失、学术不端等问题屡见不鲜,研究生培养质量降低,学术氛围不浓。2017年2月,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进行了全面修订,强调对诚信缺失和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在此全新背景下,高校积极主动开展研究生诚信教育,探讨诚信教育实践途径,建立诚信教育长效机制势在必行,为高校研究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从学生背景、诚信认知、诚信实践(学业诚信、社交诚信等)、诚信维护等方面设计问卷,通过网络平台获取调查结果。问卷调查共回收答卷374份,有效率100%。涉及土木工程、地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工、理、文科专业。学生基本背景信息主要包括学生性别及所处学习阶段、学生家庭结构与政治面貌以及学生专业及工作经历情况等方面。[1]
  一、研究生自身诚信认知情况
  (1)对诚信的理解。“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今天仍然适用”, 被调查者选择超过半数(57.75%),“诚信既是道德约束,也是一种法律约束”占27.54%;在道德体现上,持“诚信体现在生活日常”观点的人数与“诚信是素质修养,并不一定体现在表面”的人数相当,分别占总数的48.66%和44.65%。
  (2)身边诚信环境。调查显示,53.48%的研究生感觉同学诚信状况较好,认为很好的占24.33%,感觉一般的占21.12%;对于老师诚信表现,印象较好和好的共占83.96%,印象差、不了解的情况仅为2.67%;在同学们的不诚信经历方面,调查结果呈现纺锤变化,偶尔遇到和有时遇到的比例最大,分别为47.86和41.98%,经常遇到和没遇到的很少,占比均不足10%。
  综上,大部分研究生在诚信认知上,理解正面积极,认为这不仅是一种品质素养,也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身边的诚信环境较好。
  二、诚信实践
  (1)学业诚信。从调查结果看,针对逃旷课、早退和考试作弊等行为,学生因特殊情况有过一两次不诚信行为的情况,占比42.78%,经常有这类行为的同学占35.29%,从未有这类行为发生的同学仅占21.12%;考试作弊的原因,绝大部分的人是为了通过考试(82.35%)和获得荣誉(61.23%),觉得不公平而从众的同学占36.63%。
  (2)学术不端。调查显示,“学生自己完成论文,少量摘抄和借鉴”情况,占77.54%,但也不乏有抄袭,虚假署名现象。虚假署名情况占78.07%,导师强制要求如何署名占29.95%。
  (3)评奖助或贫困资料造假。为申请贫困生而进行材料造假方面,89.3%的人认为是严重的不诚信,还有一部分(6.95%)认为与自己无关,不会去考虑。
  (4)拖欠助学贷款。调查显示,大部分(88.24%)认为这是完全不诚信的表现,与申请贫困造假相似,小部分人(8.02%)表示不清楚,与自己无关。
  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逃旷课程,考试作弊和学术论文抄袭、虚假署名发生概率较高,且几乎都是由自身利益所驱使。在申请贫困生造假材料和拖欠贷款方面,绝大部分研究生的看法是不诚信行为,只有少许为不过问态度。
  三、就业与工作诚信问题
  调查显示67.65%学生认为是不诚信行为,22.73%认为适当的修饰可以接受;关于违约行为,有42.78%的学生认为是对学校和用人单位不负责,39.84%视情况而论;对于毕业生频繁跳槽和违约现象原因,企业未能兑现承诺待遇,占79.95%。
  综上,面临就业问题,为了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好工作,部分学生在诚信原则面前,放松自己的标准,在简历中添加虚假材料,包装美化自己,使其更具有吸引力。
  四、诚信体系构建与改善
  调查发现,社会环境中部分不诚信行为的影响,占81.82%;自身约束能力,占74.87%;家庭、老师和朋友等的影响在半数偏上。由此可知,社会诚信文化氛围的营造是首要关键点,家庭教育和父母言行次之,95.45%的学生都有过家庭诚信教育,且63.9%是经常进行。
  调查加强学生的诚信观念时,在选择建立诚信相关法律、健全和完善个人诚信檔案、加强宣传和诚信教育及相关实践考察等选项,占比均在60%~70%左右。加强学生诚信观念的措施建议见图1。
  五、诚信教育实践策略讨论
  “民无信不立”,诚信教育作为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国梦”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现实需要。高校研究生受教育程度高且社会影响大,纠正其中不诚信行为显得至关重要。就本文的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探索从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和宣传活动三方面建立联合机制,实现诚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2)构建诚信教育辅导机制,开展多领域、多角度的诚信调查和诚信信息反馈制度。
  (3)建立研究生不诚信行为事件的专项处理机构,制订以研究生诚信表现的专项调查方案,及时发现研究生的不诚信行为并予以处理。[2]
  (4)构建引导机制,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学术工作的指导作用和表率作用。
  (5)构建保障机制,为研究生创建良好的生活、学习和科研外部条件。
  (6)构建监管机制,积极推动学校对学生行为的了解和学生朋辈之间的相互关心,从而建立全方位、多领域和多层次的高校研究生诚信教育综合服务体系与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佘双好.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的认识和评价[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2):9-12.
  [2]程翠玉.教育改革背景下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10):29-32.
  作者简介:
  余情(1977-),女,重庆北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