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9462 | 阅读:

作者:王玉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既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因此应用型课程建设也是高校转型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内涵出发,基于当前高校应用型课程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四点对高校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建议,以期为高校转型和应用型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建设 地方本科院校 高校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255-02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在2013年发布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2014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了“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由此可见,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势在必行,也是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最基础的元素,课程建设围绕学校办学定位,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是高校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课程的建设和实施过程密切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最终效果,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其核心环节在于应用型课程建设及实施。
  一、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内涵
  应用型课程建设,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应用能力,以多样化的方式组织教学。应用型课程建设主要体现在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改革,增加知识的动态性和应用性。课程建设重视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强调实践活动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知识才能完成内化,形成能力[1]。
  在教学内容上,重在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改变传统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更加强调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考核方式上,以能力为导向,重在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且考核形式更加多样。
  二、目前应用型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建设过程中,既取得了一些改革的成就,但同时出现的以下问题也值得重视。
  一是当前在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更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获取,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尚有不足[2]。在现有的培养方案中,理论性课程所占比例远大于实践性课程,且实践性课程更多的是作为理论性课程的附属出现,未能做到真正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内容仍需改革。同时当前实践教学形式较为单一,通常以教学和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未能以更丰富的形式将实践教学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二是在实践课程落实中存在很多困难。有些课程涉及校外实践或野外实践,因安全等问题,活动很难被获准进行;有些实践临近学生毕业,由于校企结合的平台较少,机会不多,只能由学生自己想办法落实;有的实践课程顺利开展,但也是走马观花,组织学生以“参观学习”为主,时间短,很难真正进入到企业中从事具体岗位的工作,仅是开阔了一些眼界。
  三是考核考评的方式不够全面准确。综合部分高校的考核计划发现,许多应用型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仍然和理论型课程相同,考试内容重文字知识、轻实践能力,这样的考试考核方法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实践技能的真实水平。
  三、对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建议
  1.优化重组整体课程框架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此为目的结合实践主义理念进行应用型课程改革,应把该理念作为学校应用型课程改革的中心思想和发展方向,而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调整课程设置方案。通过调整,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应用性,以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真知,适应整体社会的发展需要,实现由知识型人才到应用型人才的转变。在课程设置中要凸显应用型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其具有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占比率。同时,要根据社会需要和发展情况及时新增或调整实践性课程比例。因此,学校要注重通过产学研合作,及时摸清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并反馈到课程改革中。
  2.改良课程教材,优化教学方法和健全考核方法
  应用型课程的关键环节是将实践内容落实到具体教学中,在进行理论教学时,要适当增加应用性和实践性内容,使理论教学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一是要加强应用型课程教材的实用性。改良应用型课程的教材,既要保证学生知识体系的合理性和可塑性,又要突出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和互动性,让客观的知识有效的转化为学生主观的能力。基于此,可以从教材的编写人员组成上进行改良,让从事一线实践的教师和人员参与到教材编写活动中,从而增强教材与实际发展的联系。更改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改变原有的从“总论”“概念”“论述”到“案例”的套路,建议通过“案例”引入,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理论,采取先易后难的形式,用理论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二是优化实践教学方法,如采用分模块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以及构建“社会课堂”“创客基地”和科技立项、竞赛、社会调研等教学方法。在校内以比赛方式鼓励教师参与应用型课程教学以及方法的创新。三是健全应用型课程的考核方法。在考核标准的设置上,注重增加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过程的考评比例。在形式上,将单纯考试变为考察和考试,在传统的纸面答题式考评的基础上,结合调查调研报告、课堂发言表现、课下实践成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核。
  3.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应用型课程改革,面临课程落实难和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应用型教师。对此,一是要加强内部选拔。对有一定一线基本技能的老师,进行短期专题培训,设置详细的学习内容和考核目标。对学习成绩优异的要予以奖励,并将其纳入职称考核内容。二是大力引进人才。根据实践内容,针对性的招聘部分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工作者,经培训后选任到教师工作岗位。三是利用外部资源。邀请一线工程师、管理人员定期到校授课,并和实践基地签订指导协议,定期指导实践活动。
  4.加大应用型课程场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作为应用型课程实践教育的主阵地,实习、实训和实践基地的建設至关重要。但是很多院校在应用型场所的建设上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合影照了、牌子挂了”,人员和各类基础设备还很短缺;有的场所功能分类不清,没有合理性安排等。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对原有实践场所的改造与维护。合理利用现有场所设施,根据实践内容合理安排。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提供更多资金购买实践设备,新建扩建实践场所。三是制定合理实践计划。根据应用型课程的实习、实验和实训人数,安排必备的基本和配套设施、人员和经费预算,合理安排场所使用,充分发挥场所作用。四是拓展校外基地,加强与社会企业联系,以企业为平台,让学生和教师有广阔的实践天地。可采取租赁、购买等方式,引进企业先进技术及设备支持,灵活多样地开展实训活动。
  应用型课程改革不仅需要高校自身的重视和上级领导的支持,更需要让学生和教师进行良好互动,发挥应用型课程的作用。高校不仅要让更多的教师投入到改革中,更要让学生看到应用型课程的诸多益处,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应用型课程改革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冀宏,张然,张根华,钱斌,邱竹.基于校企合作教育的应用型课程建设理路[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7(01):40-44.
  [2]陈新民.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07):27-30.
  作者简介:
  王玉(1988.4-),女,汉族,河北衡水人,硕士,衡水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教师,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