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6080 | 阅读:

作者:但诗茹
  【摘要】很长一段时期以来,翻译界的很大一部分学者在对已出版的文学翻译著作进行学术研究时,往往将自己的研究依据局限于立足在中西方翻译理论及翻译学史。但作为翻译作品的创造者——译者却鲜少得到学者的关注和青睐。本文选择了具有特殊身份的中籍美人同时也是翻译家的沙博理为探讨对象,详细阐述了在翻译过程中沙博理的文化身份是怎样影响其进行翻译创作的,以期通过在文化身份的背景下探析总结沙博理的翻译理念。
  【关键词】译者主体 文化身份 沙博理 翻译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17-02
  一、引言
  20世纪初,比利时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和苏珊·巴斯内特正式创立了“文化转向”这一概念,为诸多学者进一步研究翻译著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它更关注于“翻译和文化之间的互动,以及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和限制”(Munday,2001: 127)。在此背景下,翻译注定要从多元化角度进行研究,其中对译者的研究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探讨方向。本文试图以沙博理特别的文化身份为研究题材,对其翻译作品进行典型译句筛选分析,以期找出译者文化身份是如何影响其进行翻译创作的。
  二、译者的文化身份
  著名学者哈默斯和布兰克指出,“文化身份是多元的复合体, 它集动态性和稳定性于一身, 二者相互渗透和交融”(Hamers & Michael Le Blanc,1989)。无论是一个群体还是个体都需要根据其自身具备的文化身份得到认同,找到与之具有相同身份的归属生存体,与之伴随的个人身份就是文化身份中的一个分类。文化身份从本质上来说“是由一系列自我认同和外部认同共同构建从而形成的”(罗虹,颜研,2009)。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也不可避免的随之产生发展进步。每當有一种新的文化产生,原有的文化与新的文化产生摩擦,继而相互吸取融合,那么原有的文化精神就会被新产生的文化所影响。但是在此过程中也是个体自我接纳和吸收的过程。因此会出现个体在保留自我文化身份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文化特征,所以文化身份的确立离不开个体情感的支持和依赖,它决定了个体文化身份的单一性或多样性。
  三、有关沙博理的特殊文化身份
  1915年12月23日沙博理出生于纽约的一户犹太人家庭中,二战期间,沙博理加入军队成为了一名高射炮兵,被安排学习中文。1947年春天,他只身来到中国上海,之后和中国演员凤子相爱并结婚,并且投身于革命当中。1963年,周恩来总理亲自获准他加入中国国籍,此后,他曾在翻译局对外文化关系处担任一名译员,沙博理先后将20多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翻译为英文版本,其中包括《新儿女英雄传》、《林海雪原》和《水浒传》等。2006年,因为对这部古典文学极其出色的翻译,沙博理获得了中国文联最高翻译奖——终身成就奖。正因为沙博理拥有这种双重的文化身份,他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才会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四、沙博理的翻译理念
  沙博理翻译事业的高峰期是在1951年和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自称这一时期的翻译作品为红色的中国文学。导致这种翻译特征出现的原因就是“翻译是受政府,宏观政策以及特殊系统直接干预的一项事业”(魏瑾,2009: 31)。文学翻译不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受到国家政权者的控制,完全按照严格的体制规范来执行,“这一现象表明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翻译已经从制度上保证了国家的绝对控制,而非个人主观意愿”(查明建,2004: 89)。由于长期接触中国文化,沙博理认为译者应当精通目标语言,了解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历史,同时,也要对母语国家的一切了如指掌。他认为翻译就是连接中国和西方世界的桥梁。总之,沙博理的文化立足点和翻译观必然会对其翻译过程产生一定影响。以下为他的一些典型翻译理念:
  1.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第三回)
  翻译:
  Lu Da pretended to he incensed. “Playing dead, eh? I’ll hit you a few more! ”He had observed that Zheng’s face was changing color. (Chapter3, 2003: 102)
  “洒家”在北宋时期,是一种对自我称呼的口语化说法,虽然沙博理将该人称一概译为“I”对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内涵介绍有失,但它符合了西方人的文化习惯,有助于译文读者快速的理解原文内容。“面皮”就是指一个人的相貌面容,由于沙博理对中国文化相当熟悉,所以他准确地将该词译为“face”。
  2.“正是‘有眼不识泰山’!一时误犯着哥哥,恕罪则个!”(第三十一回)
  翻译:
  “We had eyes but didn’t recognize Mount Taishan! In our blunder, we knocked you about. Brother, forgive us!”(Chapter31, 2003:909)
  “有眼不识泰山”意为虽然有眼睛,却见识太少,认不出真正有本领和才能的人。而沙博理将此句话直译为“Mount Taishan”,从而使原文中想要表达的文化内涵有所流失。
  3. 他只有这个女儿,要养终身;不争被你把了去,教他老人家失所。(第五回)
  翻译:
  She’s his only child, and he’s been hoping she would look after him for the rest of his days. You can’t take her and leave him alone. (Chapter5, 2003:171)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