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6689 | 阅读:

作者:管希文
  【摘要】在小学教学体系中,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等因素,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应该密切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开展生活化教学,有效地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7-0051-02
  前言
  小学阶段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非常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生活化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笔者重点分析了如何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果和水平。
  1.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
  教师可以充分地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将真实可靠的活动当作教学素材,立足于真实生活对他们开展德育工作。指引小学生探讨客观观察自己的多种课外活动,比如大自然、社区以及家庭等多个领域的生活情况,强化他们的社会性艺术和思想品质。比如教师向同学们讲解如何“做守规则的人”的过程中,选择“学生在上、下楼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排队?”的问题。让同学们讨论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活动,部分学生是此类事件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拥有绝对的发言权。通过老师的合理引导,他们必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做守规则的人”的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通过创设此类问题,让他们在知识学习中自觉检视和对照自身的各种行为,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规范他们日常行为和习惯的目标。
  2.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品德与社会》的相关教师应该充分地关注同学们的参与程度,决不可让他们只扮演听众的角色,应该组织他们多参与、多做、多看相关活动,充分地发挥自身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实理解和吸收知识,让他们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在学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本地的相关民间老艺人到校园内演出,比如当地的戏剧、民俗与其他文化活动等,让他们切实了解和把握本地区的民间艺术内容,认识到本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培养他们树立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邀请部分民间老艺人走进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来,为他们演唱和讲解民间小调的内容,逐步培养他们对这些民间艺术的兴趣。在手把手教唱和讲解的过程中,能够让他们掌握这些戏曲的唱法,理解它们所涵盖的重大教育意义。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会在很大程度上超过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3.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很多小学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应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技术,将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起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应该善于查找网络资源库中本地区关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和信息,发挥其模拟再现的作用与功能。所以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必须充分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向小学生们展示课程教学的相关视频、图像、文字和图片,展现他们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精彩生活,为他们走向生活打开另一扇门。如此以来,它可以推进生活化教学的进程,引领同学们更深入而主动地学习,让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发挥社会与品德课程所具备的学科功效,更好地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
  4.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在开展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利用多种资源,将现实生活和教学内容密切联系起来,有效地延伸学习到的内容和理论。比如,在讲授“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时,笔者设定了下列两个目标:首先是以课堂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指导我们的实际生活,让同学们清楚地意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不再浪费为数不多的资源。其次,要树立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励他们参与各种环保活动。笔者组织实施了节约用水的话题讨论。同学们利用网络查阅了我们当前匮乏水资源的现状,分析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多种水资源浪费现象,意识到了节约用水的必要性。不少同学还设计了节约用水的海报,张贴到校内和班内,提醒大家时刻都要节约用水,形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还探讨了家庭节约用水的活动和技巧。如此以来,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同学们意识到了节约用水的价值和意义,强化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采取生活化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地,有助于打造活力课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挖掘和把握生活中的各种学科素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小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学习和把握这门课程,积极而主动地学习,有效地获取品德与社会的知识,掌握相应的生活技能,提升他们的美好情感,陶冶性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郝雪鉴.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67-68.
  [2]杨同兵.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思考[J].读与写杂志,2017,14(11):199.
  [3]周秋凤.学贵有疑,疑则进——小学高段学生品德与社会问疑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小学,2016(4):58.
  作者简介:
  管希文(1961.09.25-),男,辽宁凤城人,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兴区罗泉学校中级教师,大学专科,研究方向:道德品质。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