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6477 | 阅读:

作者:陈振芳
  【摘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初中思品教学面临新一轮的改革驱动:第一是在“互联网+”下的教育生态中,初中思品的教学观念要构建起开放、共享、多元的教学观念;第二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发展成果,使之与初中思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深度融合,发挥更高效的作用;第三是洞察“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构建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有机联系的教学形态。
  【关键词】互联网+ 初中思品教学 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7-0049-01
  随著互联网在国家战略地位的凸显,以创新2.0为发展背景的教育创新中,“互联网+”的教学创新已经成为了各学科必将面临的改革新动态。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因时代而变化的思想品德课程,更应当在“互联网+”下开展教学创新,才能进一步契合时代发展需要,切入“互联网+”发展潮流,使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学习服务。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尝试,从创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态三方面,来论述“互联网+”下初中思品教学的创新探索。
  一、把握“互联网+”下的教育生态,创新初中思品的教学观念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总是不断听到老师与家长们的抱怨之声四起:“现在的初中生不好教”“现在的孩子会用电脑、玩手机就不听话了”等诸如此类的说法。这种抱怨反映了当今社会与初中学生成长环境认知的脱节,于初中思品教学而言,就是教学观念与时代发展的不适应。当前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教育生态已开始由教向学大幅度的倾斜,初中思品只有创新教学观念,拥抱时代潮流,才能真正迎来发展之路。
  笔者认为,把握“互联网+”的教育生态,初中思品教师就必须接受“互联网+”的观念,并使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开放、共享、多元是“互联网+”下初中思品全新的教学观念,是基于互联网与初中思品教学的融合而提出来的。开放,即是在初中思品教学中让学生的声音更多被接纳,使思品教学课堂悄然向讨论式课堂转变,进行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共享是指初中思品教学中师生资源与经验的共享,这包括了教师生活经验与学生互联网学习成果的共享。如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研究考证,可能会比其他师生要深入,则可以成为共享资源。多元是开放与共享的必然产物,即是包容学生在思品课上的多元发展,引导学生多元思考。只有把这三大观念导入到思品课堂,学生才能更好利用互联网开展思品学习。
  二、运用“互联网+”下的发展成果,创新初中思品的教学方法
  互联网发展的成果被教育行业所采用,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推广,到网络课程的开设,“互联网+”下的教育行业正热火朝天。初中思品教学也要充分吸收“互联网+”的发展成果,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教学,才能使思品学科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为例,从教学内容来判断这是属于社会伦理学的范畴,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笔者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了交流—互动—引导—反思的教学流程,让学生自己把对家、亲情的理解进行叙述。而根据教学内容与互联网的发展成果,运用视频剪辑制作了一个十分钟左右的引导视频,实时把学生有代表性的言论进行共享,并进行有效的引导,以此来构建一个开放、共享、多元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现身说法、亲情闲聊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家与亲情的内在联系。通过这样的创新教学后,学生对父母、长辈的亲情之爱有了更深的理解,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理解“互联网+”下的发展趋势,创新初中思品的教学形态
  初中思品最令人担忧的是学科边缘化与学生修养不高之间的矛盾,这反映在社会现实中就是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不断出现。而在“互联网+”下,通过洞察其发展趋势来创新教学形态是初中思品创新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科发展的现实考量。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不仅构建了网络同步学习资源,将“互联网+”下的思品资源、案例、课件、视频等进行了共享,以方便学生们通过网络能及时进行学习,而且还建立了微信公众号,结合思品教学内容不断推送新的文章。如在《成长的节拍》中,笔者就《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中小学的区别》、《多维度认识自己》等文章。学生及家长通过关注公众号,可以及时阅读相关文章,帮助初中生更好地走出青春期成长的迷茫。这样一来,不仅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线下教学与线上学习有机联系起来,而且还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成果构建起新型的家校关系或家长与教师的联系机制。由于公众号内家长们是匿名的,他们会更大胆、更放心将相关问题或想法提出来,放在留言区。这样一来,教师、家长、学生都可以看到,无形之中就将思品课堂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
  总之,“互联网+”下的初中思品教学的创新还有很多方面值得尝试与探索,只有深刻认识到“互联网+”时代的不可避免,才能把思品课程本质融入到互联网中,实现思品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关于“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思品课的思考[J].新校园(中旬),2017(07):83-84.
  [2]蒋喜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三个“关键词”[J].华人时刊(校长),2017(11):50-52.
  [3]戎士锋.浅论“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对思品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01):18.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