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204 | 阅读:

作者:周虹 程程
  【摘要】英语课程是“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和良好的终身学习的合格公民”的文化基础课。但现在的中职学生英语学业水平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依据归因理论,就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英语教学现状归因,从而找出阻碍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维持或激发的真正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目标,提升学生认知自我能力,形成正确归因,引导他们以职业发展确立人生目标,确信“我努力、我能够”,树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正确人生观。
  【关键词】归因理论 归因偏差 认知自我 学习目标 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104-02
  多年来,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不佳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和任课教师的心结。2015年,上海市教委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数学、英语和信息技术4门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标准进行全面修订,并在2016年秋举行全市中职学生4门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业水平,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之前,笔者总是从教的角度思考如何让课堂更贴近学生,也尝试用各种技术手段变化教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但是这种“有趣新奇”只能抓住学生一时的注意力,并不能使学生长期维持学习兴趣,所以未能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主动学习景象。
  去年,笔者在“上海教师教育管理平台”上报名参加了蔡丹教授的《儿童学习状况评估与指导》课程,他谈到:在中职学生的这个年龄段里,抓“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已经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各机能已经成熟,他们对“注意力”有把控的能力,所以吸引“注意力”不应是教师解决教学矛盾、提高教学效果的办法。教师可以通过解决学生的“归因”问题,激发学生成功学习动机,最终解决教学矛盾。这个观点给笔者很好的启示。笔者再次审视学生的学习现状及现状成因,深切体会到“死气沉沉”的课堂与学生的归因存在很大的关联,因此,笔者决定从教学双方归因出发,研究探索引导学生产生英语学习的成就预期和积极努力的英语学习动机的方法。
  一、教学双方的归因
  1.何謂归因
  归因就是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或内在状态原因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归因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出,之后又有多位学者对理论进行了丰富,其中韦纳及其团队的“成就归因理论”成为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他提出:“人们的归因是受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正确归因对人们的成就行为有很大影响。这个理论对教育教学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2.学生的归因
  笔者曾多次召集班级中的英语学困生座谈,了解学生对自己英语成绩差的归因:现在的英语学习困境的成因是“自己懒,不愿意背单词”、“随着年级升高,英语的词汇量大和语法概念难辨析”;至于某次英语考试成绩不佳,成因是 “我没复习”或“时间太紧,来不及做”。在问及“是否有记忆障碍和阅读障碍”时,学生都否认自己缺乏学习能力。学生们认为,目前自己英语学习状况是多年来慢慢累积形成的,若要提高英语成绩很难,没有信心提高英语学业水平。
  3.教师的归因
  在讨论中职英语教学困境时,几乎所有教师都会以“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差”作为归因。在平时的教学中,当某次考试之后,教师在分析试卷时常说:这道题曾在教材的某章节或某次课上讲过,大家忘记了;或说这个点大家掌握得不好。教师还会说,考试时应当注意时间分配,先把自己会的容易的题目做掉,有时间再解难题等等。
  从教学双方归因来看: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成绩和学习行为的归因是消极的,对自己未来英语学习的预见是悲观的,这个归因使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习需要的努力无法评估和信心;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归因是理想化的,它不能给学生带来再努力学习的期望。而且教师的这种归因忽视了考试和学习环境对学生的作用,因此造成教师与学生观点分歧,更会激化师生矛盾。显然,教学双方的归因都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更不利于英语学业水平的提高。
  二、韦纳归因理论的阐述及教学双方归因偏差剖析
  1.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各因素与个人成败之间的影响
  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是研究成功学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具体观点如下表所示:
  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可以从稳定性和控制性这两个维度进行观测。稳定性表示:学生对今后成功和失败的预期;控制性则表示:学生今后的努力程度。总体来说:当学生把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稳定的因素,如能力和任务的难度,那么他们可能会对今后的类似任务做出同样的成功或失败的估计;如果他们将结果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运气等,以后遇到类似任务时,预期结果将有所改变。由此可见,若要学生成功学习,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若要拥有学习兴趣,就必须要有成功学习的经验,再有成功学习的期望;只要有了成功的经验和期望,学习才会不懈地努力。
  2.教学双方的归因偏差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学生将英语学不好、考不好归因为“不努力”或“任务难”,又或是“没复习”等原因。而这些学生平时的具体行为是:对英语学习采取“回避、退缩”,没有英语学习动机。究其原因是,在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学生们得出了“低能力低成就”的认识,他们的内心归因是“能力不足”。也因为害怕承认“能力差”,他们就以“不复习、不努力”来保护自尊心,这种防御性归因阻碍了学生继续努力的劲头,和尝试成功的期望。
  与此同时,教师的客观归因也没能给予学生成功期望。所以,教师的归因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考试情境,用更贴近学生的心情去领悟“试题难度”和“时间不够”,更应从激发学习动机的角度进行归因。真正帮助学生吸取失败经验,找到成功学习的途径。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