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6008 | 阅读:

作者:林华蓉
  【摘要】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在解决旧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在教学中学生敢质疑,能质疑,是发挥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前提之一。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注重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学生 培养 质疑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061-01
  一、三问:围绕三个方面质疑(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
  首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要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疑问难,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寻疑,对发展学生的质疑能力很重要。老师的提问,实际是老师给学生“设疑”,让学生按照这些“疑”去学习、思考,看课文作者是怎样把每个问题写具体的。老师的提问要准确、恰当、有规律可循,因为学生不但通过老师的“设疑”学会了知识,也从老师“设疑”的示范作用中学到了怎样去质疑。
  而设疑的范围不能太广,从小学语文来看,一般质疑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所以可以让学生围绕三个方面來质疑: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如:四年级下册《秉笔直书》一文“金钥匙”: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物,可以向自己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他们的职责是什么?2.他们是怎么样做的?3.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以此为例教学生如何围绕这三个方面质疑。
  然后,让学生自学拓展阅读课文《难忘的一句话》,针对“我”和“伦纳德老师”提问,引导学生分别归纳出三个问题:“我”是什么样的孩子?“我”的心情有怎么样的变化?“我”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伦纳德老师是什么人?伦纳德老师怎么样对待“我”这样有缺陷的孩子?伦纳德老师为什么这样对待“我”?
  经常这样举一反三,学生就能掌握质疑的要领了。
  二、三处:在三个方面质疑(题目、内容、写作方法)
  (一)针对课文题目质疑
  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可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课文出示课题后,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样,既理解了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
  如教学《鸟的天堂》:“天堂”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鸟的天堂”?
  《一定要争气》:谁要争气?为什么要争气?怎样争气的?
  《劳动最有滋味》:是什么劳动?为什么说劳动最有滋味?怎样从劳动中体会到滋味?
  (二)针对写作方法质疑
  1.对结构的安排提出疑问。如《五彩石》一文中,为什么第一段要写传说中的瑶池?
  2.对内容的选择提出疑问。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周总理是个伟大的人物,一生经历许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为什么选择他审阅文件,甚至是几粒花生米当夜宵的小事来写?
  3.对人称的选择提出疑问。如《白桦林的低语》一文,为什么要运用第二人称写法?
  4.对文章的线索提出疑问。文章的线索贯穿了全文,揭示文章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线索可以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如《报纸的故事》一文,以什么为线索?又是如何围绕这一线索进行叙述的?
  5.对文章的细节描写提出疑问。如《小英雄雨来》一文,运用了几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穷人》一文,用了大量的语言描述了桑娜的心理活动,体现了人物什么品质?
  6.对文章的写作手法提出疑问。如《体育颂》一文,全篇9个自然段,每段均由“啊,体育”开头,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东施效颦》一文,没有正面写东施怎么丑,而是写人们见了东施的丑态的反应,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丑石》一文,要表达的是对丑石的赞美,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叙写丑石的“丑陋”之处,为什么?
  三、三时:在三个时间段质疑(课前、课中、课后)
  (一)课前预习中质疑
  教学课文之前,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自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任务外,还应“不提问题不读书”、“读书必发问”。让学生将初步自主探究课文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二)课中学习质疑
  教师教每篇课文,总要提出很多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文章,老师的提问,实际是老师给学生“设疑”,让学生按照这些“疑”去学习、思考。老师的提问要准确、恰当、有规律可循,让学生从老师“设疑”的示范作用中学到了怎样去设疑。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问的例子,让他们看谱弹琴。范问的例子可来自于课文后面的思考问题,来自教师设计的问题与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课后复习中质疑
  有时学生在学完课文后会产生一些联想,并有了解一些新知识的欲望,老师如果能解答,可适当补充一些;也可以不答,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阅读有关书籍,或询问某些专家……总之是指引释疑的方向,培养学生在学习上求根问底的研究精神。
  总之,把小学语文课堂变成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主阵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待于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