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8900 | 阅读:

作者:缪佳芹
  【摘要】2007年至今,我国一直在推进并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但教育实践内容依然存在着单薄、不丰富的问题。为此,在设计教育实践内容体系时应注重阶段性,完善教育实践模块,丰富教育实践内容。
  【关键词】师范生 教育实践 内容体系 构建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04-02
  2016年3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文件指出,近年来,我国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虽在不断加强,但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目标不清晰、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指导力量弱、管理与评价不完善、组织保障薄弱等一系列问题[1]。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程,本文着重探讨师范生教育实践内容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长期以来,“教育实习”是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实习时间普遍为8周。由于受到单一的教育实践形式和短暂的教育实践时间的限制,导致教育实践的内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表现为:注重学科教学实践和班级管理实践、注重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获取与训练;忽视师德师风体验、忽视教研实践、忽视教师综合素养的养成。
  一、阶段性是教育实践内容体系构建的骨架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就明文规定,教育实践的时间不得少于18周;2016年《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也指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1学期。可见,原有的教育实践普遍为8周这一时间是不能满足师范生教育实践需求的。时间的拉长不仅意味着实践内容应丰富化,也意味着实践内容还需深度化。而要在实践内容上丰富宽度和加深深度,就需要对教育实践的时间和阶段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设计,使教育实践内容能分阶段,循序渐进实施。考虑到师范生在大学阶段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課程的学习,教育实践在时间安排上应做到长短结合:低年级的实践时间短,高年级的实践应加长。即“全程实践”应作为教育实践内容体系构建的基本骨架。
  根据本科生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的设计,大学一、二年级侧重于通识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教师教育基础课程的学习,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实践应偏短,每学年的实践时间可控制1~2周左右。教育实践以感受、观摩为主,引导师范生逐渐转换角色,由学生的角度观察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转变为由教师的眼光重新看待中小学的教育教学。
  大学三年级,由于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的丰富化和深度化,这一阶段可延长教育实践的时间,可将时间控制在4—8周左右。教育实践以体验、操作为主,引导师范生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用已经学到的相关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师教育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操作,同时又从实践操作中来反思相关理论知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与运用,初步实现“学以致用”。
  大学四年级由于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即将结束,这一阶段是教育实践的关键期,时间应控制在8~12周,甚至更长。教育实践以操作、反思与研究为主,在操作与反思中感悟师德师风,提升教育教学技能,夯实学科专业知识;在反思与研究中深化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提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最终实现教师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模块化是教育实践内容体系构建的脉络
  目前的教育实践内容着重关注的是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和教育研习缺失。教育实践内容体系在搭建时应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三个维度上进行全盘考虑,构建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三个基本模块,三者之间互相关联,互相促进,为师范生教师综合素养的养成打下坚硬的基石。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三个基本模块的功能应加以区分。教育见习应注重观摩与体验,在观摩与体验中感受并强化教师的专业精神与理念;教育实习应注重实践操作,在学科教学与班级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训练并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教育研习应注重反思与研究,在对教育教学相关现象的观察中进行科学而严谨的反思与研究,以提升教师的自主反思与发展能力。
  三、丰富的内容是教育实践内容体系构建的血肉
  1.教师专业标准应成为教育实践内容设计的根本依据
  长期以来,教育实践内容主要由学科课程教学与班级管理两部分构成,即试教与试作。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报告也主要填写学科课程教案和班会活动教案,可见教育实践内容偏少,教育实践可考查的内容也偏少。单薄的教育实践内容必然影响教育实践的效果,而要提升教育实践效果,丰富教育实践内容就是首要条件。教育实践内容的丰富不是凭空臆想、胡乱添加,而应找准理据,有的放矢。笔者认为,丰富教育实践内容最好的理据应该是教育部下发的针对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
  2012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幼儿园、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其中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六十二条要求;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则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十三个领域对小学教师提出了六十条要求;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则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提出了六十三条要求。
  纵观目前的教育实践内容,我们侧重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两个维度进行关照,对照这两个维度涉及的相关领域,我们不难发现:以往的教育实践内容主要涉及了以上两个维度中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这七个领域。如果进一步拿教师专业标准中的基本要求来加以对照,即便常常关注的这七个领域,我们的教育实践内容也并非包含了这些领域中所划分出的每一条基本要求。例如,教育知识领域划分出的“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2]“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3]等,这些基本要求也是我们以往的教育实践内容设计里面未曾认真设计和思考的。
  教育实践内容长期以来最忽视的是“专业理念与师德”这一领域的设计和关注,即使有对这一领域的关照,也是暗含在专业知识与能力这两个领域里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是教师发展的内驱力,坚定的教育理想和高尚的教育情怀必然影响一个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向优秀方向发展,它是决定一个教师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内在关键因子。
  2.教育实践内容设计的具体策略
  结合教育实践的阶段性和模块化要求,我们可将教育实践内容分阶段、分模块设计,各阶段、各模块各司其职,最终实现教师综合素养养成的目标。
  (1)感受与观摩阶段
  这一阶段,强调做中思,思中做,将实践与研究进行紧密结合,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以阶段化,模块化作为教育实践内容搭建的框架,以教师专业标准作为教育实践内容设计的根本依据,将有利于师范生教师综合素养的养成,有利于师范生成为合格而优秀的中小学教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
  [2,3]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2]1号.
  本文系2016年重庆市教改项目“基于‘U—G—S’模式下师范生教育实践体系建构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63167。
  作者简介:缪佳芹,女,讲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学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