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5585 | 阅读:

作者:黄兆红
  【摘要】教学生活化指关注生活体验,依托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获取学科知识、不断完善与超越自己,生活化“品德与社会”教学能将社会知识与道德品质知识教育融为一体,有助于丰富社会经验、培养责任感与文明行为习惯。为充分发挥生活化课堂学习的优势,使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生活感、贴近生活及社会实际,应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转变教学思想、理念,提高品德、社会知识吸收效率,让小学生学会在社会生活中迁移课堂知识,提升思想层次。
  【关键词】生活化 社会 品德 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79-02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为培养良好学習、生活、行为习惯,发展社会性人格与个性品质、促进道德成长,让小学生学会做人、积极融入社会、敢于探索,形成高尚道德品质、健康心理状态、文明礼仪。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息息相关。教学时不但要立足教材及把握核心课程内容,同时要使课堂教学贴近生活,具有生活化气息、回归生活,明确教学生活化的优势、不足,从现实生活、社会生活、身边时事出发,确保教材教学内容有效衔接生活点滴,拓展教学的深度、广度,寓教于用。
  一、优势
  生活化教学方法能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开放,诱发小学生学习品德知识与社会知识的动机,深化课程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培养灵活运用品德知识、社会知识的能力,还能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教材中的部分知识点相对分散,小学生受到年龄与认知的局限,通常不了解系统性的社会知识背景,再加上一些品德及社会知识远离小学生的生活,学习与理解过程困难[1]。对此,在生活化课堂中为小学生讲解品德、社会知识,能使课堂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有助于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学。例如,教学鄂教版“博大精深的文化”时,可指导小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传统中华文化,以生活经验超越教材素材,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轻松。品德与社会教学倡导构建开放性、活动性与自主性课堂,回归生活与立足生活开展教学活动,可使传统教学模式得以改进。此外,打造生活化课堂能巧妙引导小学生学会质疑与拓展创新、独立思考,敢于发表独特见解及感悟,更加关注生活、社会。教材中提供的生活素材相对理想化、境界较高,且比较典型,在教学中引入生活案例挖掘教育内涵,有利于指导学生在体验与评价生活实例的过程中深刻认识社会、质疑生活中的两面性。例如,教学鄂教版“我有一颗感恩的心”、“善待他人”时,可为学生分析生活中常遇到的路边乞讨现象,讲解好吃懒做并不值得同情,要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如参加学校、政府组织的捐助活动等。
  二、不足
  生活化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用时较少,不能有效满足教学需要,教学内容与生活缺乏深度整合。本课程的课时较少,甚至可能出现实际课时数与安排课时数不符的问题,在部分情况下无法按计划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为加快教学进度及抓紧完成课时任务,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现象,仅进行简单说教,课程教学拓展空间极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保证生活化教学用时达到要求,生活化课堂可能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应有的优势与作用。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整合生活实际经验与课程内容时仅仅是简单叠加、拼凑,不能依据学习方式、教学形式与时空条件等进行深度整合,导致生活化德育流于形式。或仅仅是借鉴生活化课堂模式表层思想,未触及深层思想与灵魂,导致小学生不能在生活化品德课堂中获得深刻思想教育、思想感悟。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教师应保证在有限的课时内紧密联系生活与课程内容,注意整合课外活动、班队活动、日常行为教育与课程内容,同时可根据情况成立教研小组,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教学研究等拓展生活化德育的深度与广度。
  三、结论
  综上,生活化课堂教学对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能打破生活与课堂的界限。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生活化课堂的优势、弥补生活化课堂存在的不足,将实际生活作为教学主线,有机结合生活与教材内容,引入社会生活场景、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实现有效互动,提高知识认知层次,避免小学生对课堂学习感到厌倦,提高学习品质,引导小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体验与感悟生活、了解社会,点燃小学生的生活认知,让小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学会做人、热爱生活、认识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形成良好思想观念、品德修养、道德情感。
  参考文献:
  [1]“政治学科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品德与社会”学科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学,2016(8A):52-61.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