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8918 | 阅读:

作者:高国爱
  【摘要】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强调品德与生活融进生活化的元素。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生活化 元素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086-02
  新课程强调品德教学中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的资源
  1.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料,学生的生活资料也是课堂教学的教学资料。
  教师要改变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说教式的教学形式,教师要将学生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比如,在品德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出示几张生活照,布置学生准备一些生活用品,让学生回忆了解这些物品的故事。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用课件来展示这三张照片,让学生叙述一下对生活的感悟,引导学生将感悟引进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些学生使用过的物品,讲解相关的故事。从儿童真实的故事情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艰辛,让学生感受到学生对家长的真诚的感激和赞美。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建立儿童和生活之间融入的通道,形成学生教学中融进生活化的元素。教师让学生回归自己的生活,能让学生心情上得到浸染,感情上产生共鸣,让学生形成自己的体验,产生自己的感悟。
  2.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开展充满实效性的教学
  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比较差,学生要加强学习和生活的感悟,形成学生自己的品德。教师要让学生紧密联系自己的生活,按照社会生活的背景,让学生理论和生活结合起来,从书本走向学生的生活,在生活中形成自己的感悟和认识,形成自己的科学的价值观。
  例如,在《科学技术与人类》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破除封建迷信,相信科学,教师可以运用破除封建迷信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倾听故事,开展实验等,让学生了解破除封建迷信的好处,教师再进行总结,让学生学会破除封建迷信,形成学生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意识和能力,教師要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怎么做,让学生从书本到生活,形成自己的认识。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在品德活动中得到展现。
  1.引导学生经过角色扮演和文本的对话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组织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带领学生进入到文本中来,让文本得以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引起学生的感知。例如,在进行珍惜时间的主题的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例子,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对学生的触动较大。经过这样的角色表演,教师要让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舞台,让学生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觉悟。
  2.引导日常生活中的角色表演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生活的表演,带领学生阅读文本,形成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在生活情景的感受中,获得自己的感悟。
  例如,教师在教学《遵守交通规则》的教学中,可以在班级模拟走人行横道的情景,也可以让学生模拟走红绿灯的情景,教会学生学会怎样遵守交通规则,教会学生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3.激活课堂生活体验,让学生活跃起来
  学习过程更多的是注重体验的过程,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很少,认识比较感性,以生活为基础的体验很丰富。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例如,《科学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中,教师可以教会学生使用手机,教会学生学会网络购物,教会学生观看网络视频等,让学生从活动中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的学生品德学习的改变,丰富学生的体验,充分激活我们的品德课堂。
  4.多媒体的丰富运用,提高学生的生活体验能力
  过去的教学大多数是教师运用黑板和粉笔,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都受到限制,教师再描述,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造丰富的教学情景,形成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收集生活中的图片,收集生活中的视频资料,融入到教学中,教师要在学习中融进生活的素材,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
  5.教师要采用角色扮演和文本对话的形式。
  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表演日常生活的片断中,产生亲历其中的感受。教师要自身观察和体验、辨别,得到自己的价值判断。例如,教师可以从真实的故事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乐趣,让学生形成书本和课本的联系,让课本走进生活,又从生活走向课本,从而产生共鸣,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产生丰富的生活体验。
  三、优化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变课文为中心的做法,建立课本为中心,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开展教学,开放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师要充分运用品德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会学生联系生活领悟学习的内容。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找到教材,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需要,开展教育教学。
  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补充小学生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内容,补充进一些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小学生寒假生活的交流会,组织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学生的寒假故事,说一说学生在寒假里的学习的故事。
  新课程改革后的思品教材很生动,配合彩色的图片,具有吸引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感悟,让学生感悟自己的生活,让学生体验自己的生活。教师要改进教材,积极挖掘课外的学习资源。教师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品德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教会学生紧密联系生活。
  四、将课堂延伸在生活之外
  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将课内生活和课外生活紧密连接起来,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联系到家庭和学校的生活中来,全面整合学生的学习资源。教师要让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教会学生感悟生活,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比如,在教学《保护环境》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研究污染的河水,观察村里人将垃圾倒在河沿上,可以看到河里有一些腐烂的动物尸体,河水有臭味等。教师要带领学生思考这样的社会现象,感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师要让学生开展美化环境的行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学校周围的情况,进行水面污染的考察,掌握资料,探究河水污染的原因,提出一些改善水质的方法,并提出一些实施的方案。
  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让课内的知识和课外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整合学校和家庭、社会生活的教育资源,形成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形成学生的教学的合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生活的感悟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感悟,形成自己的生活体验。
  教师在《我是理财小能手》,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合理用钱,学会理财,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要节约,可以出示浪费用水的图片,和学生一起探讨了解水资源,学会保护和利用水资源,让学生学会节约用水。教师要教育学生运用丰富的教育教学形式,让学生真实感受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之中反思自己的生活,形成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
  总之,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自己的感悟,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反思生活,让小学品德教学回归生活,让小学品德教学融进生活化的元素。
  参考文献:
  [1]廖天芳.浅析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读与写旬刊》 ,2016 ,13 (7)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