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8799 | 阅读:

作者:黄娜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是实现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目标的最有效途径。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渗透”。文章以《专制下的启蒙》一课为例,试析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071-02
  在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被纳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新视野,成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新方向。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落实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成为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和灵魂。
  历史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不可或缺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它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等方面。这是继历史学科能力培养后提出的一个更新更高的目标。
  “历史学科知识是培养学科素养的载体,学科活动才是形成学科素养的途径,历史学科知识是不能直接转化为核心素养的” [1]因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师知识灌输或者价值观等方面的说教是行不通的,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历史课堂教学环节的实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握好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目标落实在课堂上。
  下面,笔者以《专制下的启蒙》一课为例,谈谈教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时空观念素养方面
  时空观念素养是指将具体的历史事件置于特点的时间、空间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能力,是历史核心素养中最基本的素养。
  学生只有通过时空观念,才能认识到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进而发现历史的规律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
  在涉及启蒙运动发展过程这一知识点时,笔者给学生展示了启蒙运动的时间轴以及影响范围的国家地图,通过时间轴和国家地图,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至18世纪由英国开始,在法国达到高潮,然后扩展到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最后对整个世界都有重要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教学环节对引导学生将启蒙运动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构建历史人物、事件、现象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十分有益。
  二、史料实证素养方面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靠的史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形成对历史客观、正确认识的态度与方法。是学生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能力,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2]。
  在涉及启蒙运动背景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出示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的史料。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史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接着引导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准确、合理的解读,最后让学生根据史料,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自然科学等不同角度理解启蒙运动的背景。这一教学环节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三、历史理解素养方面
  历史理解是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包括对史料反映信息、历史概念的理解、特点规律的归纳概括,以及由表象到本质的理解等。是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体现。
  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素养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从历史事实的角度客观地,实事求是的看待和理解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的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设身处地去理解和感悟历史上发生的各类事件,并做出客观公正的解释,进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在涉及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思想这一知识点时,笔者给学生展示伏尔泰《哲学通信》、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卢梭《社会契约》的史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形成自己的历史理解,概括出启蒙思想家的主张。这一教学环节,有利于引导学生归纳出启蒙运动的几位代表人物都追求民主、自由、平等、法制等思想,从而加深对启蒙运动概念的理解。学生在阅读史料,理解历史的过程中构建了自己的历史叙述,提升了历史思维能力,为进一步探究问题打下基础。
  四、历史解释素养方面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作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作为基础,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判的能力与方法。是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能力的表现。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就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原理,对史料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准确的推理和分析,解释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理性思维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史料的阅读,把历史解释内化成自己的理解以及做出评析,能够认识到历史解释对于理解本课内容的重要性。
  在涉及启蒙运动影响这一知识点时,笔者给学生展示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图片以及“中国的严复们开始阅读启蒙思想”的史料,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启蒙运动的基础上,得出启蒙运动对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对亚洲的爱国仁人志士挽救民族危机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学生对这一问题得出的结论和观点都不是教材上的直接表述,而是隐藏在知识背后的认识。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透过历史的表象,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能够做出合理的解释,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五、历史价值观素养方面
  历史价值观是指对历史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提炼出来的价值取向。是学生超越历史学习之上,进行正确社会实践并能体现生命价值意义的观念素养。
  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素养,不仅是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追求。教师通过教学环节要素的设计与施教策略,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的发展具有多样性,要尊重各个民族文化的传统,并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具有国际意识和放眼世界的胸怀。
  在小结启蒙运动时,笔者创设历史情境,给学生展示法国前统希拉克在北京大学发表的《中法伙伴关系:一个为了和平和进步的雄心》的讲话视频,让学生看完视频后通过讨论主动发言,谈谈自己对启蒙思想的感受、认识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通过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认识到启蒙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精华的积淀。同时,它还是近代资产阶级为之奋斗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属于其个人和那个时代,更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我们要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学生的历史价值观由此得到升华。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改革迫切要求中学历史教学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这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将课堂教学的关注点从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核心素养的养成,调整教学模式,在专业上提升,在教学中渗透,以适应当前中学历史与全国新课程高考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测试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劉克明.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谈学科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的方法[J].历史教学,2016(11).
  [2]姜洋.利用第一手史料培育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路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8).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