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725 | 阅读:

作者:王虹
  【摘要】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现今心理学重要派别之一,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提出来的。由于其理论可操作性强的优点,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对学前教育。本文在对行为主义理论简要概述基础之上,进而就其在学前教育中的使用表现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幼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行为主义理论 学前教育 使用 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236-02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简要概述
  行为主义心理学兴起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经产生就影响颇深,被称为“第一势力”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了行为研究的重要性,它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不应该是意识,而是行为。该行为具体是指有机体为了适应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在身体机能上产生的各种反应,主要表现为机体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现象。
  二、行为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使用表现
  1.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学龄前的幼儿生理与心理处于一个不成熟的发展阶段,这就决定了这个时期的幼儿一切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相应地,在这个时期里,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非常低下。幼儿不能为自己选择恰当的学习材料,有目的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幼儿教师常常需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在幼儿的生活与学习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说,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发展的差异性与不平衡性,不利于幼儿的持续的健康发展。
  2.重视环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曾经说过,给他12个健康的婴儿,在他自己设定的环境中养育他们,随便从中挑一个婴儿,就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他所设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无论他的才能、天资等方面及他们父母的职业与种族是什么样子的。这句话体现了在行为主义理论中,强调环境对人发展的巨大作用,认为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幼儿的行为具有可塑性与可控性,可以通过外部因素来纠正与塑造。同时,学龄前的幼儿心理发展具有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环境在幼儿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注意规避不良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如,教师想培养幼儿安静午睡的习惯,那么幼儿教师在生活中就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不能围坐一起聊天,更不能在午睡进程中大声管制幼儿。
  3.以表扬与惩罚为主要手段的强化理论的使用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循序渐进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行为呈现两种,一种是良好行为,一种是不良行为。而形成两种不同性质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个体受到的强化不同。所谓的强化,就是个体的行为结果得到加强,使得这种行为在未来相似的情境下出现的概率增大。强化大体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两种。这两种强化都是使得个体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加。正强化可以理解为表扬、奖励、消除惩罚,而负强化则是批评、惩罚、消除奖励。对于个体行为的增加,正强化与负强化两种强化方式都可以达到。斯金纳更倾向于采用正强化,他认为正强化的效果优于负强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强化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强化物的选择。强化物有物质奖励和精神上的激励。面对不同个体不同情境,要慎重选择不同性质的强化物。二是强化的时机。对于个体做出了优秀的行为,应该及时给予强化,否则,个体可能会放弃该行为。三是强化的合理使用。如果强化被一味地过渡使用,那么就会无效。同时,强化的合理运用会激发幼儿内在的动机,反之,则会破坏幼儿的内在动机。
  4.“小步子”程序教学法的使用
  行為主义理论在教学方面倡导程序教学,在教学原则上有“小步子”原则,即把一门课程的总的学习目标分成几个部分,再把这几个部分分成许多小的步骤。学生通过小步骤学习的完成,明确知道自己的学习成果,随即对学习者的反应给予反馈,并施与强化。在这个过程里学习者可以自定步调进行学习。众所周知,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心理尚未发育成熟,这样就导致幼儿无法长时间的去关注一个事物,同时也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去吸收很多知识。所以,小步子教学对幼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但是,由于学龄前幼儿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幼儿自身不能自定步调地去学习。所以,客观上这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幼儿一步一步地去发展,去学习,去建构。
  5.行为塑造与行为矫正
  幼儿要么形成良好的行为,要么形成不良行为,同时,幼儿的行为又具有可塑性,所以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的塑造与不良行为的矫正是可行的。行为主义理论中行为塑造是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建立起来的。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行为塑造是通常采取表扬奖励的方式来实现的。如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图书区的幼儿常常读完书后就把书乱放,不会自觉地进行整齐摆放,放回原位。教师常常头疼不已,自己亲自去整理。这样不仅增加教师的负担,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教师其实可以耐心给幼儿讲解整理图书的步骤,提醒幼儿阅读之后把书要放回原位。对每次结束阅读的孩子们进行提醒,能坚持做到这个要求的幼儿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这一行为进成为幼儿的自觉行为。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提倡对不良行为的采用不予强化的方式,那么这种行为将会消退。如在生活中,教师可以采用这个消退的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
  三、结语
  总而言之,行为主义理论凭借自身操作简便、成效明显等一些列优势赢得了很多教师的喜爱。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但是,凡事都应一分为二,辩证地去看待。行为主义理论自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一味强调教师主导地位,忽视幼儿发展的差异性,致幼儿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再如,行为主义理论教学过于强调程序、步骤,教学死板,不够灵活,使得学生容易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对于行为主义理论,我们应该充分地去认识与把握,清楚其优势与劣势,用批判地,发展地眼光去审视,用辩证地方式去应用于教育中去。
  参考文献:
  [1]黎艳.行为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研究,2011.
  [2]胡良巧.浅析行为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2).
  [3]王亚红.环境控制与幼儿行为养成[J].幼教新时空,2013(03).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