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6783 | 阅读:

作者:张丛
  【摘要】分析中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进而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价值意义。现今人类自身的道德和情感危机日益加重,人文精神严重缺失,人文素质整体滑坡,这些都已经对中职学校的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门文化基础学科,是中职生学习各类专业课的基础,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效果,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中职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技术人才,因此中职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关系到国家建设的未来。人文素养是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促进学生情感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新时期中职学校可以借助语文教学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人文素质 功能性 价值体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82-02
  现今中职学校普遍面临着生源质量下降,人文素质、语文素质水平每况愈下的情况。这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越来越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职学校学生来源大多是“分流生”,语文基础较差,只是冲着一技之长才走进职校,对文化课提不起兴趣,因此要在这种状况下实施人文教育无疑是一大挑战。但语文的基础能力培养和人文教育的实施,只要加以正确引导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及人文性探讨中职语文教学的价值体现。
  一、从专业学习的需要看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语文是专业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从业的基础。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直接影响专业课的学习能力。吕淑湘先生说:“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职业学校,语文等文化基础课成绩好的学生,其专业课成绩同时也比较好。
  二、语文素养影响专业素养的发展
  语文不仅是一个学科,还是道,它通往所有的学科,覆盖所有的学科,语文学得好,学其他任何学科就会很容易,语言的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个性性格等语文素养,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专业的发展。首先,语文通过词汇学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而这些是专业技术必不可少的。其次,文学作品丰富的想象力正是技术教育不可或缺的。语文教学鲜明的特点就是以形象思维见长,而形象思维的核心是“想象——联想”。没有想象和联想,就很难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美感。没有想象就没有上古神话;没有想象,就没有李白的诗歌;没有想象就没有《哈利波特》的魔幻世界。想象力是創造力的前提,创造力又是科学技术的生命。我们看到,在创新这一点上,艺术和技术是如此相似,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三、语文教学弥补技术教育中情感教育的不足
  当下,人们对大中专学生人文精神欠缺颇有微词。这种欠缺突出的表现就是情感缺失。如情感淡漠孤僻,缺少热情、爱心和同情、尊重理解与信任情感消极萎靡,常有失落、失败、绝望、自卑、嫉妒、报复、敌视等不良情感体验;在情感习惯上,惯于获取而不愿给予,自私自我,不懂得感恩。上述种种,除了家庭和社会原因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中等职业教育片面强调技术技能导致的情感教育缺失。从功利主义的需要出发,职业教育过分夸大技术教育的价值,片面强调技能训练,忽视学生文化基础教育。近几年在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学改革中,课程按模块组成,技能训练按标准化进行。标准化要求学生成为操作能手,能工巧匠。其结果是学生成为没有思想情感的操作机器的“机器”。
  四、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内涵
  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人类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文化成果。因此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可以包含下面两层含义:
  1.语文教育的内容具有人文性
  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丰富的思想性、情感意向性、美感性
  2.语文教学方法具有人文性
  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呈现出主客体交融的趋势,主体必须积极地调动自身的思想情感才能进入客体,达到对客体的真正理解,同时客体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也对主体进行渗透,所以语文教学较之其他学科看中的是感悟和想象。
  五、语文教学在人文教育中的价值意义
  孟子说:‘教人从善,谓之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都是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语文教学承担着教育学生传承民族文化、拓展新时代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语文,学生能够了解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欣赏汉赋骈文的华美、感叹唐诗宋词的风韵、感受明清小说的魅力;更通过一个个跃然纸上的人物,闻其声,见其行,感受民族精神,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每一堂课,我们都要努力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使课堂成为萌发学生联想比较、开拓创新的阵地,课堂上充满人文的阳光。
  文以载道,语文的人文性决定语文有精神奠基功能,可以提高人格修养,提升精神境界。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的。诸如“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敬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闪耀着人文的色彩、道德的光芒。学生正是在语文中获得这些精神的滋养,从而不断丰富内心世界,不断提升精神境界,逐步成长为一个完整的健康的高尚的人。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