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209 | 阅读:

作者:林肖坛
  【摘要】时事新闻运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具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等重要意义,并且可操作性很强,值得《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关注。笔者通过列举教学过程中运用时事新闻的例子,从《道德与法治》课上运用时事新闻的形式及运用时应注意事项谈谈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时事新闻 《道德与法治》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57-02
  时事新闻是指关于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根据《道德与法治》学科对时效性的要求,时事新闻经常作为该学科授课、试题考查的素材,同时也作为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课外补充资料,更重要的是学生透过时事新闻可以从书本了解世界。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运用时事新闻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将从《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时事新闻的意义、形式及注意事项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时事新闻的意义
  1.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将时事新闻运用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辅助教学,它既可以放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学习与课本相关知识的时事背景,也可以放在课堂上作为导入或作为情景创设的材料,它还可以作为作业题目、考试题目的材料等等,还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补充知识,如以时事小册子、报纸、网络信息等形式存在,无论是哪种形式,它都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而将时事新闻用于辅助教学是有原因的,我们知道,《道德与法治》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本身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它必须借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材料的选择很关键,但毕竟教材的编写具有滞后性,课本中的许多材料都跟不上现实的发展,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时事新闻由于具有真实、新近发生等特点能给《道德与法治》课堂增添新鲜感和时代感,很好地弥补《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滞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首先,引入时事新闻能将《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体现。另外,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停留在掌握教材上的理论,而是借助学到的理论提升自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将时事新闻运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通过让学生判断、分析各种各样的时事案例,将课本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更好地理解课本的知识,另一方面提升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时事新闻帮助学生了解世界。
  3.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道德与法治》学科设置的目的是德育,特别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由于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对社会上的很多事物缺乏理性的分析,再加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很容易被不良思想误导,产生片面、偏激的思想,因此,将时事新闻及时地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引导学生理性分析身边发生过的事情,提升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达到德育的目的。
  二、《道德与法治》课运用时事新闻的形式
  时事新闻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运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用在不同的地方:
  1.课前时事播报
  由于时事新闻的重要意义,许多《道德与法治》教师会在课堂的前5-10分钟让学生进行时事播报,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多了解时事,关注时事,甚至还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评论时事。如:我的课堂就是如此操作的:
  时事播报要求:
  (1)课前准备:以小组为单位,选取近一个月发生的时事(内容不能涉及娱乐、八卦、体育类)制作成PPT,辅之以文字、图片或简短视频。
  (2)课上演讲:针对选取的时事,提出一个问题,并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知识进行自问自答
  (3)时间:每节课前5分钟
  2.课上把时事新闻作为教学材料
  (1)用于导入新课
  用时事新闻作为一节课的导入,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興趣,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如视频、图片、文字等。例如,在讲七年级下册《法不可违》时,我运用了新闻材料“广州3月15日电 (程景伟)15日上午8时30分许,广州天河区沙河大街发生一起大量人群逃散事件,警方到场处理调查后发现,该事件是由一名被抓小偷造谣“有人砍人”所引发。广州警方重申,对于故意制造或散布、传播谣言、扰乱社会治安秩序、制造社会恐慌的行为,将坚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警方呼吁民众在加强自身安全防范的同时,不要恐慌和过于敏感,也不要轻信谣传,更不要传谣。并巧妙地设置了问题“从法律的角度,为什么造谣人员要被追究法律责任?”引导学生体会“法不可违”的观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2)用于辅助知识的讲解
  《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知识理论性很强,如果单纯地说理,学生会觉得很枯燥,如果采用一些编造的故事,很难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因此,我们的课堂经常可以插入时事新闻,利用时事来讲解知识点,如在七年级下册《预防犯罪》中,我利用李天一的事件,挖掘李天一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到一般违法到犯罪的路径,通过设置一连串的问题,一案到底讲解“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的观点。也可以利用时事新闻为课本的理论知识提供佐证,例如讲到诉讼类别,我用了许多个违法犯罪的真实案例,如具有社会重大反响的许霆案中的诉讼属于刑事诉讼中的公诉案件等。
  将时事新闻用于辅助知识的讲解,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最简单的讨论式,比如针对网上热议的“遇见老人摔倒扶与不扶”的问题;还有辩论式,如“读书有用还是无用”的问题等。 (3)作为考查学生的材料
  现在的中考题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因此,将时事新闻作为考题的背景材料随处可见,这种方式以时事为切入口来考察学生,能够考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能够检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