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8045 | 阅读:

作者:马兆俐
  【摘要】随着案例教学法近年来在各高校广泛使用,引起了极大关注。高校广大教师纷纷尝试,取得了积极效果。做好案例教学的模型设计,对于更好的把握案例教学的实质,提高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模型;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辽宁省社科基金课题: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有效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L17BKS018);大连海洋大学2017年度党建、思政、统战和文化课题: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yb2017010)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TP315-4;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001-01
  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已可以追溯到案例教学法,但191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法学院和医学院它才真正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形成和运用。20世纪初,案例教学最初是从商业与企业管理中发展出来的,之后它的内容、方式等方面渐渐得到了充实,并且在很多国家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一、相关概念解读
  1.案例
  因为理解视角的不同,学者们对“案例”内涵的描述也各有特点。
  美国的知名教育人士劳伦斯指出,“所谓案例,也就是对某个复杂情景的记载。优良的案例能够将现实的某些元素呈现于课堂,进而能够让教育者以及被教育者在此基础上开展分析,并且,案例能够让探讨始终以仅存在于现实生活的难题为中心来开展。一个优良的案例,最起码要是一篇好报道”。[1]
  我国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案例实际上就是指对现实情况的表述。该表述涉及现实情况中的人、情景、问题,交流、探讨等都是建立在这些元素之上的。[2]
  从上文可知,由于各个专家认识问题的出发点不一样,对案例的解释在某种程度上当然就有一定的不同,尽管如此,但对“案例”的实质的认识却有着一样的地方,他们通常都认可,所谓案例,就是“和某个真实情境有关的表述”,是对现实中的实际情况或是难题的体现,是和特定的有着代表性的事件有关的表述,存在十分鲜明的目的性,是针对某项学习活动而写出来的。
  2.案例教学
  和案例一样,当下也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案例教学”的概念,相关专业人士对此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各个国家的研究人员从自身的领域出发,对案例教学进行了不一样的界定,有些研究人员指出,所谓案例教学,实际上属于一种合作学习,将被教育者当成核心,其架构有着跨学科特征,有利于提升被教育者学习的自主性,可以促使被教育者把所接触到的知识和现实关联起来。
  所以,“案例教学指的是教育从业者对案例进行利用,通过编制案例、分组探讨等形式给教育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带动他们思考,对他们的经验进行扩充,指引他们掌握特定的思考路径的教学方式。”
  经过上文分析不难发现,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灵活運用相关案例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在案例教学法应用中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典型案例的运用,案例教学法对那些特定的现实情境进行反映,以此来开展教学活动,指引被教育者以情境为中心进行研究、交流,进而使被教育者处理问题的能力获得提升。
  二、案例教学法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占据高校教学课堂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然而最近这些年以来,伴随人本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等理论的完善,“以学为中心”的模式对教育者以及被教育者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并且得到了大范围的认可。处于这样的理论环境之中,案例教学法应运而生。
  1.人本主义理论
  通常人本主义者持有的观点是,学习的机制体现在潜能的展现。这些人往往不认可机械决定论,觉得在学习活动中人是最关键的。他们指出,对于教学活动而言,应该给予被教育者足够的尊重,将被教育者当成这种活动中的主体,从被教育者的需求出发,尊重他们的价值取向、看法,此外,他们也坚信正常的被教育者均可以对自身进行指引,将自身潜能反应出来。
  2.建构主义理论
  通过建构主义理论可知,知识并非是利用教育者的讲授而获得的,而是被教育者处于特定的环境也就是某种社会文化环境中,在其他个体比如说教育者或是同伴的协助之下,以相关的学习资源为基础,利用意义建构的形式而取得的。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学习环境被划分成了四大部分:其一是情境,其二是合作,其三是互动,最后是意义建构。所以,在对案例教学进行规划的时候,应该对被教育者的主体身份进行突显,提升他们的参与度,强化对他们的指引,推动他们自主地完成意义建构。就案例而言,应该来自于现实世界,让被教育者产生一种身处其中的感受,带领被教育者进行交流、探讨,尽力强化他们和其他个体合作的能力。
  3.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指出,由于呈现了现实情境以供体验,教学过程变得更为充实。这个理论的提出促使已有的知识更多的向现实生活迁移。该理论还指出,激励有利于被教育者将知识转变成自己的东西,测评应该建立在相应的情境之上,使用适宜的方式对被教育者的学习进行管理是十分关键的。
  所以,教育者在对案例教学进行规划的时候,应尽可能的选用现实中的实例,和被教育者的生活贴近,设计出高度接近现实的情境,让被教育者感知到所探讨的问题的真切性。这不单单有利于引起被教育者的注意,并且能够促使被教育者知识迁移能力的强化。
  三、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设计模型
  案例教学法通常是利用一种真实的教学情境来切入,带领被教育者对情境进行探讨。其和以往的教学形式有着极大的差别,在该种教学方式中,被教育者的主体身份获得了充分的肯定,被教育者在学习中变得更为自主、积极。通常而言,在利用案例教学法的时候,是不存在固定的教科书的,不管是教学资源,还是教学目的,又或者是具体教学流程,均需要教育者依据情况判断。在归纳已有探讨成果的前提下,课题组联系自身的经验,提出了案例教学设计模型。在该模型中,关键部分在于案例学习任务,该部分取决于三个方面:其一是教学目标,其二是被教育者的特点,其三是教学内容。不管是教学策略,还是学习情境,都是以案例学习为中心进行规划的。最终还需要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并且依据评价结果做出改进。同时,我们也应清楚,教学体系并非是封闭的,也不是静止不变的,相关的教学因素通常都处于变动之中。所以,在实践时,应该由教学体系的总体功能切入,科学性地完成案例教学的规划。
  参考文献
  [1]邵光华.美国师范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1,8.
  [2]【台湾】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务实[M],九州出版社,2006,3.
  作者简介:马兆俐(1974—)女,大连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哲学、自然辩证法。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