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5689 | 阅读:

作者:黄小华
  【摘要】电子信息专业是一个课程门类非常多的专业,涉及到的专业方向也非常的多,其课程体系的建设不可能涵盖所有的范围,只能根据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课程体系,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阐述了根据专业方向和如何建设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经过长期反馈和后期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电子信息 课程体系 建设
  【中图分类号】TN0-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226-01
  1.专业方向的定位
  一是根据就业市场里比较受欢迎的专业中进行选择,可以从人才市场的招聘岗位数确定大致的方向,从薪资待遇方面确定就业层次。同时根据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调查与回访进行调整。调查询问企事业单位的专业需求,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获得企业的第一手真实可信的就业和专业信息。
  二是根据本专业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定位。已有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实验实训设备和器材,还有师资力量,这两者是进行新的专业建设的必要保证。但是有可能根据市场需求需要建设新的专业,在进行新专业的选择时需要考虑到现有的教学资源的转型,尽量减少硬件设备的投入。同时教师们要重新学习新的课程,增加更多的劳动成本。如果是与原专业有较大出入的新的专业方向的定位,跨度太大,有可能会造成教育成本的极大提高,因此要充分考虑专业方向定位的可行性。
  三是充分结合本地企业环境确定专业方向。这样可以促进本地的就业,同时为学生们提供企业实习的机会,形成双赢的局面。
  当然,上述三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偏向哪一方面都不可取,这就需要每个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多方考察后进行确定。
  2.课程体系建设指导思想
  一是课程体系需要保持连贯性,一致性,課程与课程之间需要有机结合。在确定课程体系时不能各自为政,写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能各写各的,需要在一起进行讨论之后再确定,制定一个本专业的毕业生要达到的技能目标,为达到这个总的技能目标再来确定开设哪些课程,课程的衔接顺序,以及课时数量等,这些细节都是需要各个任课老师集体讨论的。如果像发作业那样,各个任课老师根据自己所带的课程,每个人各自写一份,可能就会造成很多问题。例如可能会出现在某个课程中已经学习过某个内容,而在另外的课程中又学习一遍。或者在上一门新课的时候,需要之前的课程来进行支撑,可能之前就没有安排这部分的内容。对于不确定的课程部分应该商量着办,一切以实现教学总目标服务。例如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来说,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单片机、电子CAD等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课程不仅重要,而且具有一定难度,在教学安排上除了需要考虑课时、衔接顺序、难以程度以外,还要考虑学生是否都已经很好的掌握了,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保证和加强,这也符合一般的学习规律。
  二是深度与广度的把握。由于课时紧,如何把握好深度与广度的程度非常重要,同时也有些困难。但是应该有一个总体的方向,即重应用,够用就好。我们最终的目标都是应用,有的应用不需要知道原理,知道怎么用就行,了解它们的功能就可以了。例如三极管的放大功能,不需要知道PN结的知识。有的知识需要知道原理才能用好,例如运算放大器,但是这个原理也应该够用就好,不能太深入,应该建立为应用而学习的思想,这种思想要贯穿始终,在每门课程中都体现出来。
  三是加强教师与企业的联系,通过各种方式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甚至自己经营公司,这样才能不至于使教师与行业脱节,仅仅注重理论,同时也使得教师们的知识更新换代,紧跟时代发展,才能更好的将崭新的技术和理念反映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只有有了足够多的教师们具有了丰富的行业经历,深刻了解一线市场的专业知识需求和人才需求,才能更好的制定经得起考验的课程体系,才能有充分的说服力。
  3.长期反馈与后期改进
  课程体系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不断完善的过程。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馈和总结经验教训,并且在后期的建设中进行及时的更新纠正。同时,它也应该紧随时代潮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做好记录和观察,重视平时点滴的积累,反应问题,为一下次的课程体系建设做好功课。优秀的东西,继续保留,不完善的就要进行改善,甚至舍弃。这就需要教师们通力合作,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多多思考,充分检验课程建设制定的是否合理,通过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为完善课程体系的建设做好平时的记录,提出改进方案。
  参考文献:
  [1]陈必群.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2]赵韩强.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5)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