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571 | 阅读:

作者:牟燕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而所谓的语言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135-02
  语文教学,作为众多学科中更具科学美和艺术美的学科教学活动,语言艺术的运用程度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艺术和教学实效。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一、避免冗余,准确有效
  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媒介和途径。所以,教师能否正确、正确、科学的使用教学语言,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信口开河、空发议论,避免过分拘泥教材的传统说教或生硬讲读课本,必须言之有物、说只有实、论之有据。教师需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和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结合起来,合理的组织教学语言,既不能“不够”,又需避免冗余。
  如对一个字或词的解释,需要要抓住它的本质特征和关键特点,把握它的内涵和外延,准确而合适的举例。如果教师只是泛泛而谈,随心所欲漫无边际的举例,这样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你花了大量的时间所列出的事例只是某一侧面的非本质特征的特征,学生下次碰到该字该词其他情况时,便无法解决或者按部就班的回答错误。
  二、避免混乱,文理有序
  语文教学活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颇高的一门教学活动,它的实施对教师而言有更大的挑战。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的指导下,教师应抓住重点难点,整理教学内容,合适使用具有文学色彩、文学素养的语言,把握内在联系,使其在传递的过程中言之成理,论之有据,以理服人,让语文课真正的成为语文课,成为其他学科的基础课,成为人格升华的必修课,让语言的科学力量和艺术魅力征服學生,提升语文课堂实效。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对“我的乐园”的描写,虽然里面不过是菜畦、石井栏、皂角树、桑葚等熟悉的事务,但是教师如果不通过有序合理的方式和学生分享美文,只是一味对学生说,这段写的不错,大家背下来,估计,对于不了解这些教师所谓的“熟悉事物”的孩子而言,不过是徒添烦恼罢了。
  三、避免生硬,情理交融
  在课堂教学这个相对集中封闭的沟通环境中,教师的情感和情绪对学生有直接的引导和感染作用。授课本不是灌输,不是直接的给予,而应在知识互认、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将各条情与理的线索融会贯通,真正实现情理交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以形象的手段,生动的言语,激发学生情感,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参与积极性,实现情感教育。
  如在讲解《沁园春· 长沙》这个作品时,除了将文章里的生字、句子疏通,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概括能力外,还应引导学生感受自然风光的美好,一代伟人青年时期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国情感,践行积极作为的青春誓言。
  四、避免说教,生动诙谐
  语文作为科学性和人文性深度融合的一门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形象生动的讲解和分享,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的娓娓道来是必要的。在语言的内容上广采博闻,灵活运用,把和教材或是对实现教学目标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合适合理地引入课堂,拓展知识面,挖掘中华文化,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扣人心弦,在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起到积极作用。
  同样讲解《再别康桥》,一般的教师在教学中完成常规的讲解(疏通文意,概括思想,提炼艺术特色)后,后便结束了教学任务。但是注重艺术的教师可能会朗诵自己创作的一首抒情小诗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可能会讲一段徐志摩求学中的康桥趣事和该阶段的其他作品吸引学生更多的了解徐志摩和他的作品,可能分享一下当代和徐志摩风格相似的诗人诗作,让学生将文学作品融会贯通,对比升华。
  五、避免笼统,因材施教
  因教育的特殊性,针对不同个性、不同年龄段、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语文素养的学生,对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对不同班风、不同学风的班级,要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
  如对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生动而形象,亲切而有趣味性;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深刻有哲理,简洁而明朗。又如讲议论文,教师应多用议论分析的语言,注意逻辑性和严密性并存;讲抒情文,应多用深情而华丽,低沉激昂的语言。还有就是在同一年级的学生,如果基础相对好的教学班,在教学语言上要加严格,提出更高的要求,亦可更多的引用成语,相关文学作品等;对于基础一般或者较差的班级,建议教学语言上要更多的鼓励和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和强化,亦多重复重点,更换不同的表达方式阐述知识点。这样,不仅使得课堂教学生动而富于变化,让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找到学习和成长点,而且能启发学生较好地把握课文,培养学生更好的语文素养。
  六、避免单一,言行皆美
  教学过程中,师生传输信息,交流情感除有声的口头语言和无声的书面语言外,还必须借助人的表情、体态和动作,这些体态语能很好地辅助有声语言增强表达效果。如教师朗诵诗歌时,如果能加入合适的面对表情,动作,在情感、语气、语调、语速变化的同时,再辅之以或憎恶鄙弃,或兴奋喜悦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这对学生文学作品的理解有着更直接和深层的作用。
  如朗读文章《海燕》,当你读到海燕面临狂风暴雨和波涛翻腾的大海,面临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景象时,你的神情,肢体,必然会有对应的变化,那种紧张与欢乐并存,气势磅礴与勇敢坚毅并存的美,再美的语言必须依靠辅助力量。
  语文教学,是教师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以及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的有机结合。充分合理的运用好教学语言,精神饱满、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与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相结合,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习内动力,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语文的运用能力。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