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8504 | 阅读:

作者:李丽 苏继红
  【摘要】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是在历史教学中提倡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在课堂学习中体验情境、探究学习。采用情境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以及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历史教学 创设情境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138-02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引领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减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距离感,构建学习平台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感知历史,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正确地掌握历史知识。
  一、情境教学法的缘起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通过师生引入,制造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方法。
  早在古希腊时期,国外对情境教学就有所研究,如苏格拉底在长久的教育实验中归纳了自己的教学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而我国对情境教学的研究要从1978年李吉林老师进行教学实验开始。李吉林老师针对小学语文整体的教学工作,寻求改革语文教学的方法,汲取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境界学说”,将传统教学中重视读写与直观教学相融合,探索出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注重调动学生参与性,提倡将学生带到生活中去,通过自己的观察、聆听不断积累经验,让学生在自主的体验、感受中认识生活。情境教学关注儿童自身的发展,将语言表达与智力发育结合起来,利用课堂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舞台,拓展思维,锻炼能力。
  二、情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本课由三个子目构成,分别是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和对西域的管理,三者之间联系紧密。为了联络西域的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张骞奉皇命出使西域,领略了西域的自然地理风光和各部落的风俗传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各部落的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发提供了一定准备;丝绸之路连接中原与中亚、西亚,甚至包括欧洲在内,成为区域间经济、文化交往的纽带;汉政府对西域的管理和经营是开发西域和丝路畅通的保障。
  依据课标要求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本课拟订了如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张骞出使西域,因其涉及历史地理知識和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认识。
  1.课前准备
  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重难点,在课前指导学生阅读、搜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历史材料、文物图片。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加工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西域”的概念、张骞出使西域路线等相关信息;并且对丝绸之路在中西方交流中发挥的纽带作用有了初步了解。
  2.课堂学习
  (1)准备情境 导入“丝路”
  播放纪录片《中国通史》——“丝绸之路”片段,通过具体的语言、生动的图像指出在广袤的地球上,荒漠、峻岭以及各种艰苦的环境曾妨碍着人类的交往,然而即便翻山涉水,人类交流与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经过六七十年的修养生息逐步进入鼎盛时期的西汉王朝,冲破了自然的障碍,派出一支高规格的使团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以夹击匈奴。
  本课所学内容,学生缺乏相关体验,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准备情境,导入丝绸之路课题,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2)创设情境 重走“丝路”
  课堂情境的创设,不需要额外的辅助道具、华丽的舞台以及标新立异的装束,需要的是学生大方得体、贴切历史的语言,并且在情境活动中同学间的协作能力。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能只顾热闹,哗众取宠,所以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由于“张骞通西域”涉及到不常用的历史地理知识是本课的难点,所以在教学中利用图片资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克服难点。教材中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线路图、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图,结合学生课下搜集整理的资料,将班级同学划分成四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化身为小导游,带领班级同学“重走丝绸之路”。让学生重走“丝路”一方面展示各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路线的探索,好过教师的传统讲授。
  (3)穿越时空 体验“丝路”
  张骞前往西域之前,汉与西域基本处于隔绝状态。而丝绸之路的开通带动了区域间的交流,促成了东西方文明的相互融合与学习,是区域间交流的纽带。
  在“丝绸之路”的学习中,学生利用搜集到的材料,结合教师补充的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史实或相关的考古资料,以“假如我生活在汉代我的生活将会”为主题展开讨论,使学生以第一人称表述,体验开通“丝绸之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进而体会丝绸之路在区域间交流的作用。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解决,从学生口中表述出丝绸之路的开通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学生在表述和体验中建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较深刻的理解丝绸之路在区域间交流所发挥的纽带作用。
  3.课后延伸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演讲,指出丝绸之路的开通,使我们了解即使我们分隔再远,只要目标一致,只要我们敢于迈出第一步,就能走出一条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宁和谐美好的远方。利用课前搜集到的信息以及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尝试理解“丝绸之路”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仍具有的重要意义。
  三、情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本课教学中,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从多角度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以“假如我生活在汉代我的生活将会”为话题,模拟穿越时空,调动学生参与度。由于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庞杂,在教学中可运用的素材也很多,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特点,与过去搭建桥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立学生主体地位。情境教学法使历史事件在课堂重现,引领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历史,在增强历史学习趣味性的同时,也树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历史教学情境中,知识不仅仅局限在教材中,在信息的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新的信息点。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结合日常的学习生活经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历史的学习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对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的看法,能够辨别各种历史解释。历史教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让学生主动探究,协作解决。使学生完全融入到学习中去,一改以往学生的填鸭式学习,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习得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初中实践[M].北京:人民日报社,1996.
  [2]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3]王凤杰.教育硕士视阈下的中学历史教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