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5845 | 阅读:

作者:蔡万刚 龚建明
  【摘要】《“融合室课堂”(也称“五学课堂”》)教学系统方案》,是由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龚建明研发的一套课堂教学系统方案。该方案依据教育公平、教育民主等理论,总结国内外众多教育专家理论和实践经验,既回避了传统的“填鸭式”封闭课堂教学模式,又回避了近年来社会上推崇的“放羊式”自主课堂教学模式。而是根据课堂上课程内容的实际需要,灵活采取了“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同学互学、师生研学、教师点学”课堂教学五环节实施教学。
  【关键词】融合室课堂 五学课堂 教学 模式 四大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1-0011-01
  一、创建“融合室课堂”教学系统方案的宗旨
  宏扬寓教于乐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培养敢想、敢说、敢做“德智体情”全面发展的“四大”(大声、大胆、大方、大气)学生。
  二、相关概念的厘定
  (一)“融合室课堂”教学系统方案定义
  “融合室课堂”教学系统是由“融合室课堂”教学模式、“融合室课堂”教学手册设计模板、“融合室课堂”教学实施流程、“融合室课堂”师生评价系统四部分组成的课堂教学系统。
  (二)“融合室课堂”教学模式定义
  “融合室课堂”亦称“五学课堂”,是一种以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同学互学、师生研学、教师点学五环节组成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实施“融合室课堂”教学系统的意义
  实施“融合室课堂”教学有助于实现师生间、生生间高度融合。即在课时上、学习内容上、情感上、地位上,做到了师生融合、生生融合;有助于更快、更多、更好地培养出信念坚定、人格优良、能力高强、学业扎实、勇于探索、敢想敢说敢做的“德智体情”全面发展的四大(大胆、大声、大气、大方)学生;有助于更快、更多、更好地造就出一批知识丰富、业务精通、工作敬业、敢为人先,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队伍;有助于大幅度提高每个学生的情商、学习激情、学习成绩、学校的升学率。
  四、追求的目标
  教师人人成名师,学生个个变优秀,学校所所育良才。
  五、“融合室课堂”教学系统方案各环节内容简介
  (一)教师导学
  教师导学是学生学习之“源”。“融合室课堂”教学系统方案中的教师导学包含以下三个要素:1.本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2.学习本堂课程需要运用的基本方法和思路;3.本堂课最终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二)学生自学
  學生自学是学习之“根”。这里的自学指的是“自主学习”,顾名思义,这里的“主”既有“做主”的意思,也有“自主”的含义。通常的理解是:自己做主,自我规划,主动努力地学习,获得自我发展。“自主学习”既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融合室课堂”教学系统方案中的自学环节,就是要求学生根据教师导学的要求,围绕学习任务和目标,在课堂上进行读书、记忆、思考、练习。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有效地培训学生自学毅力,促进个性思维,养成自学习惯,激发创新潜能。
  (三)同学互学
  同学互学是学习之“魂”。互学是指互为师长,互为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集思广义。《论语》上记载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融合室课堂”教学系统方案中的同学互学环节,就是在学生自学的环节后,通过学习成果互改、成果展示、成果点评三个环节,实现取长补短,增强演讲才能,培养勇敢心理,养成正确荣辱,塑造优良人格和情商。
  (四)师生研学
  师生研学是学习之“脉”。师生研学,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互动,既可以学生问,教师答;也可以教师问,学生答。通过相互问答,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开阔视野,解决问题,增加学识。
  “融合室课堂”教学系统方案中的师生研学环节,就是根据学生完成教师导学目标情况,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研讨学习,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学生也可向教师提问,从而完成导学目标。(本环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同学互学已经达标,本环节可省略,直接进入教师点学环节)
  (五)教师点学
  教师点学是学习之“睛”。所谓“点学”,就是点睛之笔。“融合室课堂”教学系统方案中的教师点学环节,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导学目标之后,进行简短精辟点评,起到画龙点睛,升华知识,加深理解,加强记忆的作用。
  六、教学实施流程
  (一)学生座位编排:电子排位系统
  (二)学生展示排序:电子排序系统
  (三)学生点评排列:电子排列系统
  (四)教具落实(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安排)
  (五)教学手册编写:教学手册电子设计模板
  (六)教师培训
  (七)实施教学
  参考文献:
  [1]任顺元.《导学论:实践新课程的指导理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10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