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7518 | 阅读:

作者:董君彦
  【摘要】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如何运用传播理论充分剖析和挖掘传播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和切合点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为依据,选取传播学的理论视角,并将此作为切入点分析和探讨“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受众行为,“把关”理论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沉默的螺旋”理论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以及“培养”理论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制,希望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关键词】网络传播 传播理论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0-0069-03
  网络传播的去中心化、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在衔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和传播主流价值观及意识形态的作用愈发突出,使大学生在社会普遍由“被动接受信息”向“主动接受信息”的转化过程中不仅担当着推动网络传播快速发展的“隐形”生力军,也毫无疑问地成为被社会所公认的新时期网络时代发言人和传播源的潜力代表,然而社会问题和舆论争议的出现对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也显得尤为突出[1]。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行为分析
  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成员有着特定的需求,因此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受众的行为动机往往与求知心理、消遣娱乐、交流、自我表现和宣泄等心理动机密切相关,尤其在年轻群体集聚的高校大学生中, BBS、贴吧、社交软件等虚拟社区的普及已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日益突出而逐渐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渠道之一[2]。同时,网络传播独有的身体缺场和匿名性为受众在网上寻求现实生活无法满足自身的某些需要提供了契机和场所,也在媒介融合趋势愈发明显的情形下吸引更多的受众通过使用网络获得自身的慰藉和满足感,在公共空间和开放的现实平台上畅所欲言、自由表达,以及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上寻觅情感维系和联系交友等也随着多元文化的兴起而成为目前大学生与网络接触最主要的行为方式,也刺激了大量移动终端软件的出现,针对受众的需求和行为特点,着眼于“使用与满足”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分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3]。
  目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尽管传授双方的互动性借用网络数据实时反馈的平台得到明显改善,但基本的传授过程和程序仍然没有发生改变,仅仅将网络作为授课工具而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特性深入挖掘网络载体优势,对受众的认识程度只凭借简单的课后反馈或答疑解惑处在浅薄的了解层面,除此之外师生之间几乎再无其他任何形式的交流,学生暗中充当了知识信息的接收者和储存者的角色,没有充分利用传授互动过程的开放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传播过程主客体关系的变化,这种实际仍以传播者主导的传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受众主体性意识的缺失和传播效率的下降,不利于传播效果的及时反馈和信息的定时更新,同时,学生参与性意识的落后也会使得其对知识等其他信息的需求减弱,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因此,目前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及时追踪受众的需求和动机以维持传播过程的稳定,还需尊重受众的知情权,充分发挥网络时代的技术优势,满足受众对求实、求真、求新、求快和求易的信息要求,让受众在体验网上课堂和对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更深入地加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坏境,增强互动性设置和网站的服务型功能,使他们在接收知识和储存信息的互动过程中强化参与意识,畅通便于实现创造力和发挥自我潜力的多样化途径,实现传授双方地位平等和信息对等的传播效果[4]。
  二、“把关”理论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把关”理论认为大众传播通过搜集、过滤、处理、传播等环节,对传播过程进行必要的筛选和控制。而在新时期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由于网络传播的过度开放性严重冲击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更新带来了严峻挑战,加之大学生自身社会经验的匮乏和信息分辨判断力的缺失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煽动,加强对信息扩散方向的把握和考量,已成为新时期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举措[5]。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传递的信息内容是经过大众传播审核和控制的结果,并且决定了社会思潮的兴起与扩散,而在网络时代的环境下,随着新媒介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媒体的专业性和社会化特征随着信息异化的出现而逐渐下降,另一方面信息过载和新闻自由的普及与公众对媒体尤其对主流媒体认知演变的冲突已成为大众传媒领域不可忽视的矛盾,信息表达形式的多样化和影响力的扩大很容易突破传统新闻媒体的门槛和要求,网络文化符号就是社交软件广泛流传的典型,信息泛滥、信息“无归责”数见不鲜。而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心理防线相对脆弱,追求新鲜感的心理刺激因素也加大了媒体的“把关”难度[6]。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因信息供需不对称将错误信息传授给学生的情况时常发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务必要明确“把关”的基本职责,坚持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对信息进行严苛的筛选和“把关”,克服信息价值度失衡,破解信息自由化所带来的信息传播无序化,主动根据受众的选择性接受心理和认知水平同步进行“把关”,避免信息“超载”和“垃圾信息”引发的学习困境,严格“把关”程序,强化“把关”效果,同时传播者也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在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更新传播内容的同时也应注重对专业素养的提升。此外,媒体工作者也要积极创设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形成文明高尚、自律負责的良好的工作作风,不随意散布虚假等哗众取宠的错误信息,正确发扬传媒作为“社会守望者”的角色和职责,避免网络“亚文化”的愈演愈烈,在全社会形成积极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良好社会氛围,为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添正能量和活力。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