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8150 | 阅读:

作者:李兆悦 赵长亮
  【摘要】体验式教育,作为一种继承与创新的教育模式,在中国近年来的教育改革中日渐盛行。爱国主义教育,展现了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以及教育特点,在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涵盖了思想、文化、道德、价值观的精神内核。体验式教育融入了现行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在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且为其他类别的教育提供着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体验式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4-0062-02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古代中国的优秀文化位于世界前列,为世界历史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遗产。然而,1840年,英国用枪炮无情地敲开了积弱已久的中国大门,自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深入,手段愈加残暴。封建统治战事不断,腐败不堪,万千百姓常年处于奴役压迫之中,受尽欺凌,王朝遂风雨飘摇。从而,有了中国长达一百多年的救亡图存。其中无数仁人志士不断寻求适用于中国国情的手段。最终,建立新中国,恢复主权,给人民以安定的生活。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是中国的,同样也是世界的,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需要让教育对象了解和感受多样的历史、文化,以此凝聚民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面貌。青少年作为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承担着祖国发展与建设的重大责任。中国独特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而且不可复制的历史。广大中小学生有必要了解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更有责任了解中国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特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正是通过历史教育与影响对中小学阶段学生心智和道德品格的建立、发展与完善铺平道路,使其树立明确的爱国意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助力未来。
  一、突破传统、身临其境
  所谓体验就是通过感官伴以实践活动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孔子有言:“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可见,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先贤早已将这种全方位调动学生身体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历史之中。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 1929 年发表的《行是知之始》一文里所写:“小孩子们起初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太阳地里晒过几回,厨房里烧饭时去过几回,夏天的生活尝过几回,才知道抽象的热。雪菩萨做过几次,霜风吹过几次,冰淇淋吃过几回,才知道抽象的冷。白糖、红糖、芝麻糖、甘蔗、甘草吃过几回,才知道抽象的甜。碰着铁,碰着铜,碰着木头,经过好几回,才知道抽象的硬。才烫了手又冰了脸,那么,冷与热更能知道明白了。尝过甘草接着吃了黄连,那么,甜与苦更能知道明白了。碰着石头之后就去拍棉花球,那么,硬与软更能知道明白了。”这证明只有亲身感受才会认之深,感之切。道明体验式教育的独特之处是以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实践教育活动。
  中国素来重视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言语讲授并不足以让处在发展和完善中的学生切身感到荣辱交融的历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书本、教师讲授三者结合是爱国主义教育最基本的方式,这样的传授方式和学习模式虽然详细,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家的发展、科技的更新,传统的爱国主义在教育方法、过程和成效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无法让学生有效地感知教育内容,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當体验教育模式开始走入传统课堂,与普通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后,这种培养能力的教育模式显现出了尤为积极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实体验,充分地表达了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明确地肯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成长中的价值。同时,也将中国核心价值观以直观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近于游戏的体验中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这种情景式教育对中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体现出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感同身受,收效颇丰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教学还是学习,都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著名体验式学习大师大卫·库伯认为体验式教育是根据特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通过创设一定的游戏、活动和情景,无论个体还是群体,经过场景经历的客观体验,以及反思、交流与分享、自省自悟的主观内化,检视并指导生活中的具体行为,引导他们认知和行为符合真理或价值判断的标准。通过客观的体验与主观的内化结合,内外交融,实现教育理论、心理、思想、情感与行为的和谐统一。所以,在体验式教育模式中,第一点要求便是场景,创设场景,利用场景,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近年来,我们中国不断在教育领域开展改革与创新,爱国主义教育不再仅限于书本上的文字,教师口中的语言,学生在课堂上很多时候都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观看和收听有声有像的音频和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传感来接收知识,领悟爱国主义精神。但是,教室的空间和资源毕竟有限,建立这种模拟环境教学效果终是不及让学生走进现场去切身体会。
  所以,要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体验式教育融合,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仅局限于狭小的课堂,有限的校园。体验式教育就是要学生到真实的场景中去切身体验。这也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大成果,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大力倡导学校范围不能给予学生的知识由社会去分担,让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进行参观,参与历史重大事件纪念日的纪念仪式和活动。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的教育职能,也促进了场所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和能力发展。在中国,许多博物馆、纪念馆都是在相关史实事发地甚至是原址上建立的,不仅利于追溯历史,更利于学生了解历史。学生通过参观展馆或参加仪式更能有效地将教学内容消化,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样一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范围变得更为广阔。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教育不仅需要从内容上快速更新,更要从教学模式上与时代相符。体验式教育让学生直接感受历史的积淀,充分调动了中小学生的多项身体官能,这是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志之一。体验式教育的第二点要求就是要求学生亲身参与,通过设定的活动,自己探索,从而完成学习。教与学看似是两件事,却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体验式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方式,学生自己去学习知识,自主地培养能力,一切都在主观内化中完成。中小学生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爱国主义意识有待健全,知识储备量较少,理解能力有一定局限,因此,体验式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当中,是有针对性和有特色性的教学模式。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