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学术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杂志公告 课程教育研究期刊目录 课程教育研究投稿须知 万方论文查重 课程教育研究征稿启事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文化研究院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网  址:http://www.kcjyyj.com
数据库收录:万方网收录
我刊入选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
期刊类别:纯教育、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3089
国内统一刊号 CN 15-1362/G4
邮发代号:16-129

我刊投稿论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我刊投稿论文 >
作者:课程教育研究 | 字数:5743 | 阅读:

作者:於燕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065-02
  一、诗歌教学课程目标与教学现状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之一。诗歌鉴赏无疑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材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均专题设置了诗歌鉴赏内容,选取古今中外优秀诗歌,意在通过阅读、鉴赏、诵读、涵咏等方式方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探索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审视高中语文教学现状,诗歌教学的审美意义常常被其应试意义湮没约等于无,这一状况在现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教学中尤其明显。
  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专题一“向青春举杯”,专章设置诗歌教学,分为“吟诵青春”“回旋舞”“光阴的故事”三个板块。本专题诗歌多为现代诗歌(含外国诗歌),而高考要求“诗歌鉴赏”考试内容仅限于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书面鉴赏,高考写作要求更是往往明确为“题材不限,诗歌除外”,在这一教学情境下,现代诗歌教学在现实的教学目的之下,似乎就可有可无。本套教材自2005年正式使用开始,多年的教学实际中,不少老师往往以考试不考为理由,以加快教学进度争取复习时间等名义,把《沁园春·长沙》讲解完后,其他诗歌直接忽略。事实是不少老师在常年应试的观念主导和实践体验过程中,自身对于现代诗歌的教学也缺乏方法和自信。于是,青春与诗歌碰撞而可能产生的灿烂火花,在功利的教学情境下,化为泡沫。
  鉴于此种现状,从2014年起,我们尝试在高一年级通过诗歌吟诵活动的组织开展,努力探索以诗歌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组织能力及口头表达交流能力的途径。
  二、诗歌吟诵活动实践探索
  诗歌吟诵活动的组织开展,从高一新生9月入学开始,结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向青春举杯”诗歌专题的教学,前后延续两月之久,十月底的“青春诗会”作为活动高潮及汇报演出,向师生及家长展示活动成果。以2016年诗歌吟诵活动组织为例,介绍诗歌吟诵活动开展程序。
  诗歌课堂教学。9月开始,语文课进行“向青春举杯”诗歌专题教学,指导学生鉴赏并感受诗歌之美和诗歌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体验诗歌的韵律之美并自我总结体悟诗歌吟诵的方式方法。
  拓展阅读朗诵。语文备课组集体研讨,挑选篇目,向学生推荐印发课外优秀中外现代诗歌50篇,指导学生进行延伸阅读与朗诵。
  “课前三分钟”演说。开学第二周开始的语文课第一轮“课前三分钟”演说活动,要求学生围绕“我喜爱的诗歌”主题,进行诗歌介绍鉴赏或诵读。
  诵读音频视频欣赏。组织学生欣赏名家诗文诵读音频视频,真切感受诗歌音韵之美,激发诗歌吟诵兴趣,营造大家一起来吟诗的氛围。
  班级诗歌吟诵会。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诗歌吟诵会,内容形式均可自选,必须全员参与。每班推荐3个吟诵节目给年级选拔,推荐节目在本班语文老师指导下,自我排练,改进完善。
  诗会策划组成员选拔赛。各班推荐或个人自报诗会策划组(含主持人)成员,部分语文老师、音美老师、其他学科有朗诵特长的老师、上届诗会获奖学生等组成评委会,完成“青春诗会”策划组(含8名主持人)的选拔工作。
  年级诗歌吟诵选拔赛。评委会完成“青春诗会”节目最终选拔,保留每班1-2个节目。
  “青春诗会”筹备活动。诗会策划组在高一语文老师指导和协助下,进行诗会各项筹备工作,完成节目编排、主持词写稿、节目单邀请函设计制作、舞台服装道具音乐准备、节目连排,节目彩排、评委邀请、演出当日校园环境氛围布置、摄影摄像准备等工作。
  “青春诗会”汇报演出。10月底面向师生家长的“青春诗会”展演活动,将诗歌吟诵活动推向高潮。
  2014年开始,每年10月底我们在高一年级推进诗歌吟诵活动,最初是想要改变师生对诗歌教学尤其是现代诗歌教学忽略漠视的现状,而通过每年延续近2个月时长的活动推进,师生从中收获的远远不止是詩歌教学本身。
  诗歌吟诵活动不仅仅从听、说、读、写等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而且在审美情趣、审美素养、诗性智慧及人文精神等方面,给予了学生成长发展的积极平台,同时整个吟诵活动的推进环节,无疑促进了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在诗歌吟诵活动中某种程度上得以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赵丽宏.诗歌是我的心灵史[J].语文学习,2017(7).
  [3]郑逸农.用两个意识设计和组织语文活动课[J].中学语文教学,2016(9).


版权所有:课程教育研究杂志 网站地图 最近更新
投稿邮箱:tougao@kcjyyj.com
第二批学术期刊,万方网收录,欢迎投稿!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3089,国内统一刊号CN15-1362/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