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Guangdong BAIDU Special Cement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
— 新闻中心 —

日本车企在电气化浪潮中被甩在后面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图为11月17日,一辆汽车行驶在日本东京的道路上。新华社记者贾浩成拍摄视频报道。请扫描二维码。近期,日本汽车巨头的一系列举动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受成本上涨、半导体芯片零部件短缺、亚洲销量下滑等诸多因素影响,本田汽车宣布将2025年营收预期大幅下调21%,并将原定于2025年12月前上市的旗舰纯车车型“GT”的推出推迟至2026年之后。另一家Hapo车企斯巴鲁则表示将重新评估1.计划,减少电动汽车投资,转向更多汽车混合模型的资源。这些决策不仅体现了自主品牌的战略调整实体企业的同时,也揭示出日本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面临的集体困境。日本车企转型的背后是诸多因素的叠加。首先是中国市场销售受挫。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日系品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迅速转变到以智能为核心的新阶段。本田坚持使用自己开发的智能驾驶系统,在功能上明显落后于市场主流水平。相比之下,丰田、日产选择与中国智能驾驶企业合作,迅速弥补了自身短板,在市场上表现更好。其次,技术路线的差异给路径带来希望。日本车企长期深耕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技术,纯循环起步较晚t 线。当全球主流市场加速向纯电动汽车转型时,日本车企面临着转变技术路径依赖的困境。此外,日本电价高企、充电基础设施不足也使得纯电动汽车在日本国内市场的经济性和便捷性优势并不明显,进一步挫伤了转型的紧迫感。盈利能力再次面临压力。电动汽车业务仍处于高投入、低回报阶段。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不少日本车企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和经营困难。以日产汽车为例。 2024年整个财年,日产净亏损达到惊人的6709亿日元,创下近10年来的最差记录。为此,日产不得不出售横滨全球总部大楼,以获得喘息之机。事物的转化空间。纵观全球汽车市场,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迅速增加。数据显示,比亚迪今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33%至214万辆,全球排名从去年上半年的第10位上升至第7位。其中海外市场表现尤为出色,海外销量达到45万辆,较去年大幅增长;比亚迪汽车销往11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吉利也从第11位上升至第8位。与中国车企的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田、铃木、日产三大日本车企销量均出现下滑。本田销量较去年下降5%,全球排名从第3位下降至第9位;铃木下降2%,从第6位跌至第10位;日产下跌6%,已直接跌入前十。随着全球车企加速电动化n、日本汽车巨头陷入战略摇摆。面对糟糕的市场表现,他们不得不重新评估电气化战略的步伐和规模。他们的集体撤退不仅是基于技术、市场、金融等多种因素叠加的选择,也暴露了他们面临的深层战略困境。汽车行业的电气化浪潮不可逆转。日本车企必须在传统优势与创新突破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坚持与创新之间找到最佳路径,将决定他们在新汽车时代的地位。 (作者:周明阳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付仲明)
Tel
Mail
Map
Share
Contact